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楚霸网

楚霸论坛楚霸论坛
关注: 3贴子:6295 排名: 17 
26 回复贴,66400 次查看
<返回列表

[人生百态] (原创)仰化林宫 何日复隆

发表于 2015-4-24 09:25:48 |阅读模式
                                       仰化林宫 何日复隆
                                                      王晓风

      阳春时节,菜花芬芳,蒙宿豫区网信办施主任相邀,到我市著名古镇仰化一游。
      说来惭愧,老夫虽是根生土长的老宿迁人,但对于仰化镇却没有专门前去考察过,以前匆匆路过的时候,也有过异日专程做一次田野考察的愿望,但一直停留在计划中,都没有成行。
      对于仰化镇感兴趣的原因是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市各类媒体的文献中大多都说,仰化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此地说了一句:河干斯百姓,都是仰化民。从此得名仰化。但这无疑是极其错误的,在我的文本研究涉猎范围中,宿迁最早的地方历史专著,明朝万历年间的《宿迁县志》中就已经在《乡隅》一章中记载道:仰化集,在南仁乡刘老涧,万历五年知县喻文伟建。清代康熙年间《宿迁县志》的《乡隅》一章中也有相应的记载:仰化集,在南仁乡,去治东四十里,知县喻文伟建。这两则历史文献相互佐证,明白无误地证实:仰化的人文历史最迟也应该从明代万历五年开始计算。迄今为止已有437年历史了。而且这还只是明代万历宿迁知县喻文伟在此地兴建集镇之后的记录,如果溯源追流,继续向前考证的话,毫无疑问,仰化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应该更为悠久。
      老夫此次随大家一起来到仰化,当地的网友金评眉重点推荐我们到境内的马棚岛上游览一番,据当地传说,马棚岛原先在古运河的河滩上,乾隆下江南时,在此地林宫驻跸,随行御马便在这里休憩喂食草料,这当然是传说而已。
      马棚岛四面环水,孤悬在大运河的水中央,当地百姓尚有质朴古风,说话直来直去,老夫和同行的施主任找到岛上的一位老人拉呱,意欲了解岛上情况,见其须发斑白,十分健谈,老夫便寒暄问询:今年高寿几何?
      那老人坦然应答:我跟你的年龄差不多大。
      老夫确切年龄尚不足五旬,不过长期以来熬夜笔耕,自知面容苍老,知其误解,但依然追问:我都六十多了,看老弟没有我大啊!
      那老人亦笑道:我也六十多啦,今年整整六十五岁。
      六十多岁的老人当然记得这个岛的历史,老人说他年轻的时候这个岛屿还是和运河北岸相连接的,原名刘家汪,不知为何,河上船舶到此地屡遇怪风,加之此处河段狭窄,船行至此如遇瓶颈,遂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北面另开一道河流,两道河流之中留下近千亩土地,遂成马棚岛今日的地理状况。
      岛上人家以前纯以农耕为主,间或买舟水运,近年来,经济发展加快,亦有不少人家举家搬迁至城里居住,岛上随处可见人去屋空的闲置农家小院,荒草萋萋,棚舍破败,更多见的是昔日小农经济时代留下的农耕生活家具用具,那些历史悠久的石碓、石磨、磨盘、石轱辘等原始用品遍地都是,掩映在草丛里和垃圾中,日复一日地被掩埋进尘土之中。使老夫不禁想到眼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遭遇,当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无情地抛弃了昔日的生活方式,一切的田园诗一样的思古幽情都会被直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所以,老夫老矣,老者的心态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不是也早该被无情地抛弃?

      荡然无存的还有号称宿迁境内三大行宫之一的仰化集林宫,在林宫所在地复隆镇的村集寻觅古代遗迹,也是和老夫在各地的考察结果一样,基本上已经见不到块砖片瓦,施主任找来他在当地的朋友,领着我们转了一圈,只是指点着所谓的乾隆庙的所在地,并没有任何发现,据说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还有墙基柱础存在,现在却早已夷为平地了,当地的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很详细地向我们描述着乾隆庙以往的盛况,但从他讲述的亲历资料分析,老夫推测,所谓的乾隆庙应该是一座祭祀运河水神的金龙四大王庙,乾隆南巡一路上驻跸地分为行宫、大营和尖营,尖营又分水营和旱营,老夫查遍本地历史资料和乾隆南巡的记载资料,没有发现在仰化境内的行宫记载,根据文本研究和这次田野考察情况分析,乾隆应该是在此处有过一座尖营,所谓的尖营,和汉语中打尖过夜的意思一致,乾隆帝路过这里,看到两岸百姓欢呼跪迎,心里高兴,加上仰化这个地名正迎合了他亟待整合汉满民族矛盾的心理,他毫无疑问期待全天下汉人归顺仰化,因此艤舟泊岸,写下了《过仰化集自警》一首御诗:
      策马重过仰化集,因之返己深长思,三年必世斯已历,风醇俗美夫何时,长官宣训有典故,家喻户晓诚难其。设曰程督俾尽力,矫枉恐益骚扰滋。神禹惜阴乃敏德,大舜南面臻无为,富犹艰致教岂易,顾名安得不忸怩。
      诗中有对于仰化集当地风醇俗美的称赞,然而更多的是对于自己君临天下威加四海的自警,为了贯彻清廷入关以后满汉一家的施政精神,他在全国设立了长官宣训的制度,难得的是,乾隆帝自己在仰化这个地名上找到了长官宣训制度的来历和典故,诗的最后,可能这位皇帝想到在全国还有更多的地方并没有天下归心,万民仰化,于是心中忐忑,诗曰:顾名安得不忸怩。
      从诗的开头“策马重过仰化集”中可以看出,当地百姓有关复隆镇来历的传说还是符合历史真相的,据说,乾隆第一次从仰化路过,此地百姓便早早聚在河岸上,争睹盛世天子的威仪,乾隆帝回銮之时,在此地又一次掀起热潮,更多的人们纷至沓来,在此地居然形成一个兴隆的集镇,因此得名复隆镇,今天的复隆镇早已不复昔日的盛况,但在这乡野之中的一个小小聚落里,在乡村野老的民间记忆里,依旧积存着数百年人文历史的沉淀,似乎还能依稀分辨出当年流星光华瞬间绚烂的背影。
      康乾盛世作为中国古代最靠近今天我们追溯的历史鼎盛时期,这其中犹如繁花似锦烈火烹油一般的乾隆下江南,是那个盛世的代表作,留给大运河两岸的民间记忆数不胜数,仰化集、复隆镇、林宫是其中无可回避的篇章,然而,今天这一切的遗存却早已化为乌有,令所有的来者临流徘徊,怅然而归。是什么人不动声色地摧毁了这一切?使得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永远无法重新目睹祖先文明的吉光片羽,造成地方历史文化一道道无可弥合的断层?那些眼疾手快的明星官员们,肆无忌惮地摧毁一条条历史街区,然后再假模假式地伪造出一堆堆混凝土钢筋怪物来冒充传统建筑。老夫一次次目睹这些怪状,始终无法理解他们的奇葩思想,老夫明白,历史发展的洪流恰如仰化镇穿境而过的滔滔运河,不可逆转地卷走老夫这样食古不化老古董的思维方式,留下你们飞速发展蛮横无理坚挺无比的硬道理。只是,一个健忘症患者何谈记忆?一个肆意抹杀传统的民族何谈历史?在可以预见的不远将来,当你们回过头去,重新再想接续民族文化的血脉,寻觅历史文化渊源,你们该拿什么向子孙后代来诠释我们这片土地和这个民族。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仰化镇的昔日芳华,以及更大范围内湮灭的历史遗迹,今天全都只能停留在昨夜的讲述里,而昨夜的繁星满天今天早已无从寻找,今天的感慨便是明日的追悔莫及,请权势者慎用手中利器,善待文化,善待历史,善待民族记忆,这个民族才能头脑健全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王晓风   2015年4月19日于金龙湾

DSCF (127).JPG
DSCF (1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09:37:09
DSCF (108).JPG

宛在水中央的马棚岛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09:41:31
DSCF (114).JPG

马棚岛上的寂寥村居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09:44:01
DSCF (115).JPG
DSCF (118).JPG
DSCF (120).JPG
DSCF (122).JPG

石器时代的遗存,伴随着我们的祖先一直走到今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09:46:25
DSCF (141).JPG


在马棚岛以外,即使是农村也都很少看到的柴草篱笆。
发表于 2015-4-24 11:23:06
看来是憋了几天啊!终于邹出来;
发表于 2015-4-24 12:00:53
&#24863;&#35874;&#29579;&#32769;&#24072;&#30340;&#28145;&#24605;&#29087;&#34385;&#30340;&#35302;&#21160;&#65292;&#26519;&#23467;&#65292;&#22797;&#38534;&#65292;&#39532;&#26842;&#23707;&#65292;&#19968;&#19979;&#23376;&#28789;&#21160;&#36215;&#26469;&#12290;
发表于 2015-4-24 12:0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4-24 13:29:09 来自手机
仰化是一个好地方。
发表于 2015-4-24 14:49:49
王老师大作出炉拜读了。
123下一页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001-2013 chubawang.net http://www.chubawang.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4公安网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873771296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