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9-4 07:54:55
|阅读模式
和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不容忽视
  近在咫尺的父母和孩子,却犹如擦肩而过的行人,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其实,家长要想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就必须保持畅通的沟通;而要保持畅通的沟通,亲子之间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灵沟通,这样父母与孩子才能成为亲密的朋友,才不会有代沟,沟通才会顺畅,亲子关系才会融洽。
  那么,亲子之间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良好的心灵沟通是建立在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家长要千方百计弄清楚孩子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还要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真正想法,以及父母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做到了这些,家长与孩子之间就能对彼此有更深的了解,孩子就会理解父母的辛苦,父母也会更加理解孩子的想法,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彼此都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家庭教育遇到的阻力会越来越小,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否则的话,家长和孩子之间很难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很难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们不妨看一下:
  一个妈妈到学校接孩子回家。妈妈去得有点晚了,赶到学校的时候,孩子已经在校门口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了。孩子很生气。但是这个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情绪已经有了明显昀变化,一到学校就赶紧催促孩子: “宝贝,妈妈来晚了。快点走吧,不然赶不上车了。快点来。”
  孩子很不情愿地把手给了妈妈。
  一路上,孩子的情绪都不是很好。妈妈边走边问: “宝贝,你怎么了?心情不好啊?在学校受批评了?还是和同学闹别扭了?”
  孩子回答说: “没有,我就是累了。快走口巴。”
  “哦,那就好,宝贝,有什么事,一定要随时告诉妈妈。你这些天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怎么样啊?功课都能跟得上吗?午饭吃的怎么样?”
  面对妈妈的唠叨,孩子很少说话。
  后来,又发生了好几次类似的事情。这个妈妈工作太忙了,很少能准时赶到学校接孩子回家。孩子的情绪一如既往的不好,但是面对妈妈的“关心”: “宝贝,你怎么这么愁眉苦脸的啊?” “有没有人欺负你?还记得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吗?”……孩子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简单: “没有啦,我好累!”“我好饿啊,没有力气回答你的问题” “快回家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5-9-4 07:55:03
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了: “我求求你以后别老问我这么多问题。我没有这么多答案。”
  妈妈一下子懵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 “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天当你不经意地打开时,也许会从里面跑出来一只老鼠,吓你一大跳。”这也许就是我们提倡和孩子随时保持心炅沟通的主要原因。
  |
|
|
|
|
|
|
|
发表于 2015-9-4 21:14:00
|
|
|
|
|
|
|
发表于 2015-9-16 09:28:21
|
|
|
|
|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