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快讯考落下帷幕后,家长和考生放松了半个多月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等待出分的日子有的甚至寝食不安。特别是此时离高考查询20.00分只有短短数小时了!那么家长究竟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 放平心态,接受一切可能的结果 高考过后,家长除了让孩子好好休息以外,要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和志愿准备,不要过于放松。该到来的终将到来,如果孩子发挥正常,分数与自己的期望值比较接近,没有什么遗憾的那就知足吧。毕竟超长发挥的考生总是少数,如果比平时考得成绩好值得庆贺,但也不可沾沾自喜,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 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太理想,或者考生自己高估了考分,甚至比自己的真实水平差了一个档次,这样形成希望与失望的落差,需要家长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和开导,防止孩子不能接受事实导致精神受刺激而消沉下去。 那么,当得知分数的那一刻,最需要冷静的是家长,首先自己先调整好心态,和孩子一起接受事实,不要埋怨孩子怎么考得不好,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失落和不满情绪,毕竟高考的不可预见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挥,高考只代表过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即使孩子当时难过,其实也就一两天就清醒了,慢慢就坦然接受了现实。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经历高考的磨砺对孩子也是一笔财富,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也是孩子成熟的表现。 只要孩子成绩不是太离谱,家长就不要先考虑复读的后路,要先去积极地考虑如何报志愿,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分数的作用,帮孩子分析孩子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可以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多的。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期待你坚强起来,相信你们能坚强起来!原来的目标不一定是孩子真正的人生目标啊!建议把目标改成方向!目标是点,方向可以有一个夹角。” 今天,我想把这几句话送给考生家长和成绩不太如意的考生们,相信你们会理性地看待高考分数的。
第二,协助孩子做好志愿作业 高考考孩子,志愿考家长。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段时间应该让孩子自己说说自己想学什么?将来喜欢从事什么职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与孩子一起坐下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志愿和专业。不要成为家长包办志愿,因为大学是孩子去读,不是我们家长去读。 如果孩子的分数比较有优势,那就积极按原来的计划选择合理的志愿梯度和专业梯度(考前报志愿的除外),有些省份考后估分报志愿,分数出来也可能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文科估分不如理科准确,可能有的考生报的稍微保守些,但也只能认命了。 如果一味追求好学校,又不考虑孩子兴趣和实力想去赌一把。力求冲刺”热门专业,很容易造成志愿扎堆而落空,那种遗憾会无法挽回的。 有些高校虽然预留名额接收从名校掉档的二志愿高分考生,但是比例不多,所以,第一志愿选择很关键,梯度要把握好。尤其一本线附近的考生要做好读二本的思想准备,这点我去年算是领教了仅差一分而落档的无奈,但学了二本好专业也未必是坏事。 所以,志愿梯度一定要拉开,是否服从调剂也要慎重,最好请教高考专家或有经验的过来人,也可以请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参谋一下志愿草表是否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