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评媒传媒 于 2020-8-17 19:59 编辑
陶化林:用心书写公仆情怀 陶化林,仰化镇党委副书记、涧河社区党委书记,1981年9月出生,201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评为宿豫区“先进个人”、宿迁市“先进个人”等;他所在的社区获得江苏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文明村,涧河社区农房改善荣获全省农房设计方案二等奖、“五新五好”新型农村社区、第一批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市级示范项目等荣誉。 2019年,涧河村民们住上了青瓦白墙的新农房,告别了曾经是满目老旧的“人字头”房屋!旧貌焕新颜,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小康路。39岁的陶化林和社区“两委”一班人,用青春热血在涧河的土地上书写着答案。 善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2019年8月,陶化林到涧河社区任党委书记,一年的时间,他谋划超前、工作在前,以农房改善撬动社区振兴。白天“钉”在工地现场就是常态,晚上披星戴月推进更是常事,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村民有时不解“镇里过来的这位干部,怎么这么拼?”他沉默着,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要么不做,做就做好”这朴素而铿锵有力的人生信条。 解闸片的金家三兄弟比较贫困,老大是低保户、其妻儿均是智力和肢体“双残疾”,老二、老三均未婚,在搬迁过程中,因原初仅安置1套住房,一直未达成意向。陶化林得知后,特向党委政府申请,金老大按照“四类群体”兜底保障原住房、置换一套120㎡以下住房,金老三原空宅基由村集体回收、全额补齐房款再安置一套住房。终于,金家三兄弟住上了新房,木讷的三兄弟看到陶化林时,一个劲的说“感谢!”。面对搬迁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问题,他始终有耐心、用真心,踏破了自己的脚板、踏穿了群众的门槛。他觉得,有价值的人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为群众贡献多少。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通过陶化林和涧河社区村党员干部不懈的“实干、快干、抢干”,如今,社区计划建设的464套住房,现已建成342户、交付200户,涧河社区农房改善项目获得了市、区的一致认可,更是获得了省委娄书记的亲自点赞! 敢做疫情防控的实干派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年初一还没来得及在家吃上一碗饺子,陶化林就已匆匆赶到涧河社区,奔赴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他意识到春节期间,大批在外打工人员返乡,其中必然有中高风险地区返宿人员,开展全面细致、精准深入的排查迫在眉睫。 陶化林带领着社区干部,分片分组、挨家挨户进行走访登记,难事、急事、要事都是他带头上前推进,他的手机微信运动步数显示每天在两万步以上。为了压缩时间、加快速度,陶化林在一次走访下楼时崴到了脚,起初他没放在心上,第二天他的右脚踝关节却“胖”了一圈,即便如此他仍坚在岗,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以陶化林为首的社区党员干部,不怕艰苦、不讲条件、不惧危险,冲在“疫”线、干在一线,才有效保障疫情期间涧河社区村民生命健康安全无碍、生产生活稳妥有序! 争做招商引资的勤务员 仰化镇地处宿迁市东南方向,距中心城区30公里,涧河社区群众外出务工非常不便。陶化林主动出击、靶向发力,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厂房,招引适合村民就业的项目入驻。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形势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日趋严峻,这时陶化林反而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线索的收集,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线索,他先是广泛发动社区党员干部上报招商引资线索,接着对收集上来的线,逐个进行电话筛选,凡是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全部做到定期联系、密切沟通。 社区干部问他:“这个时候走不出去、请不进来,还花这么大力气在招商上干什么?”他沉思道:“往年,招商引资的出发点是为了引进项目、富民增收、保障就业;但是到了后疫情时代,招商引资往小了说那是兜住就业和民生的底,往大了说就是抓‘六稳’促‘六保’、奋力夺取‘双胜利’的内在要求,现在别人不注重招商引资,而我们牢牢抓在手上,待过些时日,效果自然会显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应急响应级别降低后,他第一时间带领社区相关干部,外出拜访企业、深入洽谈合作,投资方被他的诚意和服务所打动,最终成功促成3家规模性企业入驻工业园、12个家门口就业项目落地、新增了335个就业岗位。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陶化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全新的变化,看着一排排整洁而又美丽的农家新居,看着新村里的美丽新景,看着村民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陶化林很是欣慰,但是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他默默的告诉自己,行者方致远 奋斗路正长,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