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落花时节看樱花 于 2020-9-17 17:00 编辑
“伪装”也是一种文化
工作那么多年了,总有些看不惯的东西,那就是开会,主持者最后总要要缀上一句“请领导发表重要讲话”。还要大家鼓鼓掌。时间久了,觉得这是中国约定成俗的程序,你“必须的”得说。
你说请领导作重要讲话,难道其他的领导将的话都不重要了。不重要就不要讲啊,直接由主要讲话就是了。但是不行,前面的领导的部署即使是废话你也得说,为什么,那是铺垫,不然的话,重要的讲话从何而来,即使后面的领导讲话的艺术不如前面的领导会说,你在会议的总结也得说上一句,某某领导的讲话很深刻、很全面、很精辟……
有人给这定调:是一种“伪装文化”。
“伪装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是那样的重要。比如在单位,天天和领导朝夕相处,见面了总要说上一句“某某领导吃过了!”这麽俗气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是那样的自然和谐。
其实大家是极不愿意说这句话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废话,好像这句废话你都不说,你和领导之间还有近乎可套吗。这是什么逻辑!
这个逻辑就是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心情也已经伪装起来了。典型的心理不愿意,嘴上还要说,脸上还要挤出喜悦的表情来,你说这种“伪装”难道不是一种文化吗?!
这里要说的是:伪装不可怕,怕的是伪装的背后的伪装带来的后果。
一次与人聊天的时候,朋友讲了这样一个事情。 一个做技师的女人,长的十分的清秀,苗条、文静、大方。人家的手艺还好,每天的收入都在200元—到300元之间(我说的这是纯收入),这时,一个伟大的技师形象跃然人前,30多岁的年龄在s城拥有2套高级住房,手里多少钱谁也不知道。一句话就是有钱。有钱是人家手艺好。 直到有一天同事发现她在利用上午的时间和她的常客在开房的时候,她的手艺好的形象才有了很大的折扣。但是人家还是技师,人家那种文静魅力的外表,人前人后那样自然大方和和谐,不管你的目光里有什么杂念,人家还是在美好的愿景里潇洒自如……
掩饰一面,露出一面不是某人的首创。比如女人出门化个妆,掩饰皱纹,说是对得起环境;男人出门,打扮得西装革履,不管洗没洗澡,说是没有破坏风景。至于骨子里的一些丑陋和心灵上的肮脏,都被伪装起来。对于说的个项来说,人家毕竟干活的时候用的手和肢体语言,至于偶尔的享受身体的愉悦,即使有所回馈也是劳动所得,还避免了“小姐”之嫌。尽管那也是变相的“小姐行为”,可人家毕竟伪装的很好。
其实你回头看看,掩饰一面,露出一面,给社会带来危害的大有人在。纪委在办的许多案例表明,一些腐败分子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表里不一的大有人在。人前是君子,背后小人,生活腐化堕落,不也是伪装文化的产物吗?
做人还是真实点好。经常有人说我,你不抽烟你不喝酒,那你喜欢什么,我说喜欢饮料啊。结果他们还会进一步的问,女人呢。我说女人谁不喜欢,就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样,我喜欢“天上掉下的林妹妹”,你说天上会掉下林妹妹吗?不可能。
男女之爱,顺其自然。只要没有权色勾当,没有钱色交易,自然的走到一起,那才是真正的“天作之合”,情人节里“宾馆鸳鸯”不也无可厚非的吗!
我讨厌伪装,但我不讨厌伪装文化。 凡事要和和文化演绎在一起了,不管夜有多长,心里都是敞亮的;怕就怕说的一样做的不一样,还要充当正人君子,叫你琢磨不透才是可怕的,也会引发可怕的后果。
你就是你,不要妆模作样的生活。,最后,我问,真实的东西离我们还有多远呢?(e经)
注:本文写于2017年5月,稍有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