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扶一强”助力强村富民 ——宿迁市水利局结对帮扶刘涧村脱贫攻坚纪实 “毛大沟水渠治理得非常好,还给我们建篮球场、造公园、修路架灯,别看我80岁了,我天天早起到广场溜弯,身体好得很呢。现在我哪儿都不想去,就留在村里。”朴实的话语,浓浓的情谊。这是宿豫区仰化镇永兴社区原刘涧村村民的肺腑之言。 近年来,在市委驻宿豫帮扶工作队、市水利局、仰化镇政府共同帮扶下,永兴社区原刘涧村紧抓帮扶机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探索产业扶贫、水利扶基、党建扶志、生态强居“三扶一强”扶贫新路径,彰显了强村富民尽享绿色生态、健康生活。 产业扶贫,彻底摘掉贫困帽子 刘涧村是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全村3112人,贫困人口430人。2015年村集体处于“负债”状态,无一项可持续增收项目。 面对这样“一穷二白”的家底,市委工作队、市水利局确定了 “工业+农业+家门口就业”产业扶贫的脱贫路。市委帮扶工作队和市水利局共同筹措各类帮扶资金275.35万元,在仰化镇工业园区建立村属标准化厂房出租,带动刘涧村60人就业,人均增收两万元。其中市水利局协调争取近50万元,在刘涧村建立了1000平方标准厂房,2019年该项目产值出口额达800万元,带动本村40余人就业,其中低收入农户10余人,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 市水利局派驻刘涧村“第一书记”张译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积极服务外来客商。2020年,来自扬州的陆先生在刘涧村以及周边承包近3000亩土地种植莲藕、养龙虾,带动刘涧村近20人就业。2017年启动的瓜蒌高效节水灌溉种植项目,目前规模已达近600亩,带动30人就业,通过土地流转可为每户村民带来约1000元纯收益。另外,刘涧村还有18个“三来一加”项目,带动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2019年,146户低收入家庭口全部脱贫,成功摘掉了省级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2019年,市水利局立足自身行业资源,先后协调资金230余万元,对仰化干渠护坡、刘涧村毛大沟水渠进行清淤、疏浚、生态护砌,并对沿线两座过路涵洞修复治理。此外,还积极开展“春节”“三夏送农资”等活动,先后向低收入户捐助8吨价值2.3万元的复合肥,捐赠其它物资入慰问金7.5万余元。 党建扶志,催生动能奔小康 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建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提升村干部素质和能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为乡村留下一笔宝贵“政治财富”,助力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通过党建引领,村支部战斗力显著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支两委鼓足干劲带领广大群众奔小康。4年前还是一穷二白、负债累累的刘涧村,2019年实现了村集体可持续收入66.65万元。 与此同时,通过能人传帮带、先富带后富,组织了“百企联百村”活动,聘任亲耕田总经理为“名誉村长”,专门为村民讲授农技知识,并在全市“百企联百村、共建新乡村”座谈会上介绍共建帮扶经验。多方举措,激活了这一池春水,现在的刘涧,人人有事做,户户有目标,家家齐心协力奔小康。 生态强居,美丽乡村入画来 4年前的刘涧村整体居住环境差,没有休闲娱乐的地方,一到雨季,很多地方泥水污水横流,老百姓出行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身泥,能做事的不回村、回村的不能做事。4年来,在市委扶帮工作队、市水利局、仰化镇和村支两委四方努力下,村集体经济上去了,家家富裕了,但是公共空间脏乱差绝不是小康标准,必须实施生态强基工程,打造水美宜居幸福刘涧。 2017年,市水利局积极向上争取农村河道疏浚项目资金90万元,加大对刘涧村的河道整治力度,共完成20余条沟渠疏浚,土方开挖11万方,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多亩、防渗渠7公里、田间生产道路2公里、配套设施80余座,极大改善了刘涧村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田灌溉能力和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村庄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当年,刘涧村被省水利厅评选为“江苏省水美乡村”。 2019年,刘涧村建起了公园、篮球场,全部铺上了水泥路入户;每家改建冲水厕所,门口摆放垃圾收集桶;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道路路灯亮了,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刘涧村村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村组健身广场,专门从城里聘请老师教乡亲们学跳广场舞,现在的刘涧,广场、花园、凉亭尽收眼底,村民休闲有去处,村庄环境也变得更卫生、更漂亮,大伙儿的脸上笑开了花。 “2019年刘涧村在宿豫区53个村居帮扶成绩考核中,位列16名。2020年下半年,我们计划打造村级工业集聚区及配套设施,强化村级环境整治,打造人水和谐的幸福刘涧。”市水利局派驻到仰化镇刘涧村任“第一书记”的张译说。(师穗金平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