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墩村有条小康路 路墩村变了。当然,现在也不叫路墩村了,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龙腾社区。 变的,也不仅仅是名字。 道路,变了 “当时只有一条硬化道路,24个居民小组的道路都是土路,也没啥像样的产业。”2016年4月,时任宿迁市航道管理处负责人姜若松带领干部职工第一次走进路墩村时看到的景象。 名为路墩村,却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但是姜若松不知道,对于他们的到来,路墩村村民寄予了“厚望”。“我们专门召开会议,请群众代表一起商量,研究最需要哪些帮助。”时任路墩村党支部书记、现任龙腾社区党委副书记的陈超政笑道。
“路,修路!”简陋的会议室里,村民代表纷纷说道。这一点,和宿迁港航人想到了一起。经过走访摸底,很快,挂村包户扶贫计划“出炉”了,第一条就是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宿迁港航人积极对上争取、与相关部门协调,将总长2400米的社区路和凌庄路列入2017年农村公路改造计划。 “修这两条路需要100万元,但向省里、市里一共协调了60万元,还差40万元。”时任宿迁市航道管理处工会主席的周娟说。“40万元不是个小数目,要不再等等?”“我们能等,但是群众还要等多久?”最终,宿迁港航人拍板:“这40万元,咱们垫付了。”2017年年底,两条5.5米宽的农村公路完工。
产业,变了 “这条通往侍庄街的路,是宿迁港航人帮我们修的。现在是社区的主干道,也是我们的‘主心骨’。”陈超政指着脚下的水泥路说。 这条路之所以成为“主心骨”,是因为路的一头有宿迁港航人协助建设的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里面有3家企业,每年仅租金就为社区创收10万元。其中一家专门生产动物饲料的企业,已经落户3年。别看规模不大,用工30余人,其中低收入人口占比约30%。
“一个月工资最少3000元,到这边就业,家里基本生活就有保障了。”龙腾社区会计侍行军站在企业门前算起账来。 脱贫攻坚,修路当先;精准扶贫,产业先行。路修起来了,产业也得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