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评媒 于 2021-3-9 16:58 编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宿北大战胜利75周年。为教育引导全镇党员干群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宿豫区来龙镇党委结合2020-2021年度党员冬训,走进宿北大战遗址公园,开设“板凳上的课堂”--- “初心百年—宿北大地的追寻”主题宣讲活动,一起聆听朱长秀老人讲述宿北大战那段光辉岁月和他这一生不能忘却的信仰。 朱长秀 革命后代,现年83岁,老教师、老党员。 我手里拿这个党徽是镰刀、铁锤,象征着我们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我们脚下站在什么地方,这地方是华野子弟兵,淮海战役抛头颅,洒热血长眠所在,土地革命,搞土改,打游击,首创红色政权,这个村(白鹿湖社区)就是这样一个单位。 【配音1】对这片红色土地,朱长秀用一首诗来记述当年的情景。 日本投降后,国共争地盘,本身撕两半,红白两政权。地富顽伪多,实施土改难,区委亲蹲点,铁拳镇敌顽,八个月搞土改,二年拉锯战,拼死斗强敌,迎来红旗展。
土改完成以后。被斗的地主富农,不甘心失败,他向他的主子,国民党第八区区长蔡晓鹏哭诉求援,蔡区长就在曹集为本堡的地主富农组建一支装备精良的还乡队,频频向解放区疯狂扫荡,我们虽然也武装了干群,但是由于装备上太悬殊了,我们乡武装人员每人只发一排子子弹,我父亲是老农会长老村长,他只发三发子弹。所以说像这样的情况,在战场是无法硬拼硬抗的,怎么办呢,我们的党委,镇党委书记原来叫来龙区党委书记,叫管经先同志,这个管叔啊,能文能武,很有军事才能。他跟我们讲硬打硬拼不行,不打不拼也不管,怎么办呢,他就特意安排,我们不引人注意的四个小儿童,负责窥视四方敌情变化,安排我的任务,就是边区工作站的高空秘密瞭望哨。我在一个大柳树上,绑一块板,那里是我的工作岗位,我们四个小伙伴及时窥视敌人的出没地点,时间,方向等等的敌情,这样就及时的回报给区领导,或者是武工队负责同志,他们就可以及时的采取避敌锋芒,巧妙周旋,伺机歼敌的游击战术,这样敌人要打我们,打不到,我们想打我们就打一下,不能打我们就隐蔽,装备精良的,实力强大的敌人,也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悬赏买杀,没有人睬他,他来逮也逮不到,所以说得坚持斗争。土改8个月,到后来游击,拉锯式打游击二年,我(们)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迎来了1948年6月25日宿迁的全境解放。
朱长秀老人那么小就挑起了革命重担,让在场的年轻党员们肃然起敬,感觉眼前的这位老人的有了须仰视才见的伟岸。 这到1948年6月宿迁解放以后,管经先书记调赴江南工作,亲自到我家里,语重心长对我讲,我们要分别了,革命的道路漫长曲折,而且充满艰险,为了确保你不行岔了,不掉队,我给你几句话,要你严格遵循革命路标走。这个革命目标是什么呢,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听党话,努力学,拼命干,争奉献,不可以追名逐利,第二句话是,干革命,寻政策,守规矩,保清廉。管叔的话,我印于脑,记于心,融于血,化于行,我时刻时刻,到死也忘不了,我记着,(他)给我的红色基因,对我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
朱长秀说,父母给自己取的的乳名叫小孬子。是管经先书记给他改名叫朱长秀。临别时,管书记说的话他时刻铭记在心。你别忘了我给你起的名字叫长秀啊。就是让你做长远优秀革命者。不能做孬种,所以我向他保证,管叔,你瞧着,你学生不会对不起你的。他给我这个路标中,就是不可以追名逐利。这就是核心问题,就是去掉私心,正如陈毅副总理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正因为他这话的作用,所以我五六年,(从)正式干部的位置上,我去当兵去了,一直丢下五年的工资,我觉得这个没什么。(现在)有些人,看钱心动,把本不该属于他的,他也弄去,结果变成什么,变成不是身陷囹圄,就是自取灭亡。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所以这值得我们每一个革命者深思,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党给我们的信誉,不可以追名逐利。
陈亚军,来龙镇白鹿湖社区党委副书记(挂职):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听了朱爷爷的党课我感受颇多,朱爷爷作为一个老党员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奋斗历程,作为一个年轻党员我要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再用自己的一个奋斗去谱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李敏 ,来龙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今年的党员冬训工作我们是充分的利用我们苏北大战遗址公园这样一个红色基地,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包括我们的一些后代(资源)让他们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所有的党员来讲述那段特殊的历史讲述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故事。
奋进百年恰风华,重任千钧再启航。来龙镇党委表示,利用好身边的红色文化基因资源,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向党的百年华诞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