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楚霸网

楚霸视点楚霸视点
关注: 2贴子:6957 排名: 20 
1 回复贴,29100 次查看
<返回列表

[楚霸关注] 解析一代红顶商人的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1-3-17 17:08:16 |阅读模式

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鲁迅先生眼中“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他也是这么一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传奇人物。他从一个钱庄里的“扫地、倒溺壶”的学徒,一跃成为“官居二品、头戴红顶、身穿黄马褂、拥资数千万两白银”总办“四省公库”的唯一一位红顶商人。左宗棠一时间富可敌国,连左宗棠都称呼他为“商贾奇男子”,民间甚至称呼他为“活财神”。但他没能得以善终,才花了3年时间就倾家荡产,自己也被革职抄家,不久后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享年63岁!

胡雪岩传奇一生,以及他精明的经商头脑,这是众人皆知的,但是大家很少知道胡雪岩也是一位很会思考人生的智者。在《胡雪岩》一书中,胡雪岩留下了4句感悟人生的良言,句句深刻,不愧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这四句话说透了他自己人生失败的原因,值得后人戒鉴!如果我们能熟记这四句话,也可以读懂人生,帮我们少吃亏!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1、人生只有一个规律——自作自受。——《胡雪岩》

世间万物,因果循环,有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许多人喜欢抱怨生活的不公,熟不知,今天的恶果都是自己当初的不当行为造成的,这也叫自作自受。人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训的,比如鬼谷子所说的“物极必反”,曾国藩所说的“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等等。而胡雪岩认为人生只有一个规律,那就是自作自受!而他自己也是因为“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喜欢投机取巧,最后资金链断裂,致使自己身败名裂的!所以马云说: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树立了很坏的榜样!

★2、人的一生,不是留下任何把柄,否则迟早变成致命伤。——《胡雪岩》

这句话又是胡雪岩的肺腑之言和人生经验之谈,因为他自己就喜欢投机取巧,喜欢冒险,也无形中留下了他人不少把柄,最后被人联合狙击,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又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倾家荡产。正如曾国藩所说“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所以为人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留下任何把柄,否则后患无穷。试想一下,如果胡雪岩和曾国藩走得近一点,他还会遭受如此惨败吗?

★3、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胡雪岩》

古人云:“看人只看后半截”,就是告诉我们人生要笑到最后,所以说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人一旦成功的早了,少了人生该有的磨砺,也缺失了驾驭成功和财富的能力。而曾国藩又说“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所以人生前半部分不要太顺了,早早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不是坏事,它会让我们更加有韧劲和有能力,也不至于晚年再遭遇大失败的厄运。所以,胡雪岩说“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的观点非常正确,可惜他自己也是领悟得太晚了!因为他自己就是成功得太早,早年遭受挫折太少,以至于晚年遭遇大失败,晚节不保!

★4、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死了以后还被人们怀念。——《胡雪岩》

这句话又好似是胡雪岩临终前的感叹,他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为大清朝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却落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悲惨结局。他虽然不甘心,但想到自己死后百年,人们还会记得他的历史功劳,他也就感动欣慰了!比如,秦始皇被当时人骂成暴君,却被后人称赞为“千古一帝”;韩信被刘邦定为谋反罪而处死,但后世还都对这位战神创造的历史功绩念念不忘;隋炀帝杨广更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民间对他的正面评价也越来越多等等。画家梵高死了,他的画才值钱,也是这个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17:09:03
一个人要失败原因不会只有一个,同样一个人成功的原因也不会只有一个,所以也就不能把他的成功简单的归因于依借官场的势力。至少,我从电视了看到了下面这么几点,有些是用电视剧里的胡的原话改写,有些是由此引发的感想。

知人善任:

对一个有能力的人,相对于他这种你需要的能力来说不是很重要的缺点,应该忽视,充分的利用好他的能力。其实,对待我们身边的朋友,对身边的爱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是个人都有缺点,也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他的这种缺点或错误,相对于他的优点或没犯错时所做的事情微小得多的话,我们就要谅解他,继续与他成为朋友,恋人的话就继续爱他。

忍辱负重:

一个人在享受成功之前,必须要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屈辱。电视里的胡在事业起步之初为了不开罪于一个有些交情的官员,同时也为了更好的给他一个心爱的女人幸福(因为这个学政既英俊又懂风情,看上去比他更会疼女人),他忍受大辱,忍受周围别人的指责,忍受着心中的剧痛将这个自己喜欢的女人让给这个官员。当然,让人预料不到的是,这个官员竟然是个懦夫,太平军来犯是竟然逃跑了,这个女人也就成了悲剧。自己心爱的女人还是自己好好爱吧。。

广交朋友: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有朋友,同时只有你拿朋友的的事情当自己的事,那个朋友才能拿你的事情当他的事情来做。不过朋友还是得交几个真心实在的朋友,比如最后在他彻底失败后仍在帮他的几位,其它的也就是彼此利用吧,或者说各取所需。还有就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得学会和不同的人打好交道。

善于借势:

不可否认,这是胡雪岩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首先是善于借官场之势,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有的文化形成的社会形态里,尤其在晚清时期,要想做成一个大商人似乎离不开官场。前一段时间看过的《乔家大院》里,乔致庸一直有一个汇通天下的宏愿,可是,始终没有成功,甚至由此被逼得躲在家里二十年不能外出,到最后可以说是在慈禧太后的直接支持下才得以实现其一生的宏愿。先后看过的两部关于胡雪岩的电视,里面都提到了胡雪岩的财富是依靠左宗棠而发展壮大,不可否认,没有那几批洋人借给清政府的巨款经他之手,胡雪岩也就没有了会生蛋的鸡,没有了这些鸡,他也不可能后来拥有那么多的蛋和蛋孵出来的鸡。

其次是善于借市场之形势,这其实就是做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都应该具备的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再次就是善于借朋友之势,前面也单独提到了他善于广交朋友。我们做事情,要学会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

=>>失败<<=

胡雪岩成功的原因的还有很多,这里也就不再一一列出。他成功的经验我们需要学习,但其失败的教训却更需要我们用之警醒自己。从表面上看,胡雪岩的失败是由于他库存的丝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抽调不出钱返还官方的钱款,而最终被以李鸿章为首势力拿住把柄上告而被抄家。但我更认为,是他的一意孤行,盲目托大而造成的,是他自己打败了他自己。

现金流断裂:

胡雪岩经营的事业涉及钱庄,典当行,丝行,药店,房地场等多个行业,其钱庄就是其总个集团体系的支撑部门,除药店外其他行当基本上都环环相扣,所以也就在其钱庄出问题后很快全面崩溃。前不久出问题的德隆系的结构,与胡的事业结构就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昨晚在给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介绍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想到了用现金流这个现代词汇。我们先不管电视剧是否存在夸张的成分,从该剧里给出的数据看,胡雪岩在濒临破产的时候,按胡的说话,其总资产近4000万两白银,而其总负债只有800万两,按这种负债率,绝对可以用经营有方来评价。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其库存的原材料(生丝)价值竟达2000万两白银,在李鸿章为首的官方势力和洋人势力的双重打压下,这笔生丝到最后几乎一文不值(虽然说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正常现象),以至于在谣言四起,钱庄挤兑爆发,再加上其靠山左宗棠自顾不暇、无力救援之后,最终只能被官家以确保国家资财安全之借口抄家。对于生丝这种时间长了会贬值的商品来说,储存价值2000万两白银的货品实在不能说是个明智的选择。

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电视剧中,其典当行,钱庄,丝行的总挡手(相当于这几个公司的总经理)都先后出了问题,都挪用了东家的钱来从事自己的生意。这几个人的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前面就提到了胡的知人善任,胡的万贯家财也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创造出来,虽说胡是东家,但是相比于东家的财富他们所得的也就太过于微小了,也就产生了心理失衡,这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再有,即使是激励出了问题,但你不干有人会干,换个人就可以了,可是直到最后要破产了才发现这些问题,这就是约束机制的缺失了。对于这种东家与总挡手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或许才能长治久安。

过分介入朝廷内部的势力斗争:

其实可以说这部电视剧还一个主线就是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争权斗争,故事也就随着两人势力的此消彼长而展开。胡雪岩过多的参与了这场斗争,以至于最后李鸿章等人认为要除掉左宗棠,必须得先整死胡雪岩。

树大招风,锋芒过露:

胡在成功以后,不断扩建其胡家花园,其出于扩充门面的想法的初衷是没错的。但在当时那个封建等级制度深严的年代,官家建宅与平民建宅是有区别的,其房屋结构和屋顶结构是讲究一些禁忌的。胡雪岩大兴土木,宅第设计采用皇家花园设计,其奢华竟可比恭亲王府,再加上胡在发家后行事张扬,这必然引起一部份人的嫉妒甚至仇视。

一意孤行,盲目托大:

不可否认胡的爱国情结,其以一人之力对抗洋商的勇气更值得钦佩。但换个角度来想,最后由此而引发的牺牲值得吗?为什么不能有理有节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了,然后再等待时机反扑了?在最终崩盘之前,其好友和下属曾多次提醒他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只能尽快抛掉那库存的生丝,而胡只为与洋人斗法而不顾其他,直到最后再也支撑不了这笔庞大的库存而整个体系瞬间瓦解。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成就到达顶点时他的自负也到达了极点,也就为盛极而衰最终成为悲剧埋下了伏笔。前车之鉴阿!

最后,引用几句电视剧的片尾曲歌词作为结尾吧。

人生一瞬,转眼百年,
财源茂盛能聚几多钱,
万事亨通能为几日官,
纵有金山银山,
也得广结善缘,
图个和谐,保个平安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001-2013 chubawang.net http://www.chubawang.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4公安网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873771296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