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楚霸网

楚霸文学楚霸文学
关注: 1贴子:1631 排名: 9 
0 回复贴,24506 次查看
<返回列表

[转载文章] 梨花淡白柳深青 人生看得几清明

发表于 2021-4-4 09:27:22 |阅读模式
t0109988db000d4a49c.jpg . [6 y0 g+ x; A3 s% t
《东栏梨花》为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诗作。4 }: e& j, i; y; E1 Q# u5 m8 m
此诗通过写梨花盛开而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涵蕴甚深,引人深思。1 Q4 Y) @* x9 r# V
t01735ca9f713862378.jpg
, Z5 X5 ^: ]  u+ \% Y' ]作品原文 东栏梨花①
. h. g5 ]* T. e梨花淡白柳深青②,柳絮飞时花满城③。 + a8 s3 |+ W/ v$ z2 S
惆怅东栏一株雪④,人生看得几清明⑤
" Q$ Y+ [. p1 Q' F3 b1 X
6 o. Z. A$ x1 A8 d" W  \5 ]
7 \4 n5 |3 z- A- A. i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 ]% U4 e% |" i, U0 n4 x5 b; X# q# @词句注释; @% g/ E6 h$ K: `; Q
①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s( u. ]" {4 w+ z
②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Q9 l# b/ L6 q6 H5 l$ K* l
③柳絮: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 T3 ?- a$ a) a" T/ E④雪:这里喻指梨花。' D- w# c% @+ |5 f+ I
⑤清明:清澈明朗。
* D# {# F' m+ x, J$ ~$ _# h" i4 y# }
4 y7 Y* t/ G) f
8 K( C9 z- o4 a8 C
白话译文+ u& @  C1 o; ^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 d( \- w( |0 ^! L, I& ]0 K
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 |# r2 X1 ^$ n# d% k: \ t018f2ef2f1bb9d7d34.jpg
( w  {$ R- ?9 S创作背景/ j0 _( X+ T7 A# b7 S- u9 C" A
此诗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苏轼已经四十一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熙宁九年(1076)冬天,苏轼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这是其中的一首。; F7 h, {) Z3 t, t  @% |! j6 x2 ]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1 V- `. H9 q7 `7 X- z
+ T' I& {& H! k2 o/ `思想内容) }! B* @% r7 v3 k- _7 ~9 G1 Q) A
此诗通过写梨花盛开而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涵蕴甚深,引人深思。- n0 S3 W2 a# G9 y% U0 j, B
赏析( O5 x- W6 ^& l  _
东栏梨花《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1 p0 S. |  X. O/ a- j+ O7 }. @: F  k# }6 w

, s- `2 b  j" Z2 v2 m' }# }3 G0 c. U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6 F5 {& @  Q$ R/ o

( w9 F% W5 G" U% }6 A3 }8 A9 A

' h/ t9 C# O; g7 x$ O' ?; R3 M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
9 \1 v2 E! A) U) {# d
8 Y/ K! u* I, Y! s

5 P/ I! k! C; \1 ^/ e1 h《东栏梨花》的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的诗说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6 Y/ }$ h! v. W1 v% C: H2 X' j
5 L8 o0 O2 Z) T% C

# F& S: U% [0 y9 w) ?" z3 m: y% H7 J名家点评8 H5 Z& s# s: D4 N' W' e
俞越:首句“梨花淡白”即本题也,次句“花满城”本承“梨花淡白”而言。
! ~/ D" ?8 O# Y5 Q' l. D《唐宋诗醇》卷三十五:浓至之情,偶于所见发露,绝句中几与刘梦得争衡。
, h% s$ f% i% p5 ]% n* L- S( v( u. t 006z3fZkzy7yvABnIqP07&amp;690.jpg 0 ~9 }6 F8 U8 \& P2 l2 K4 [
作者简介
2 K  _+ s5 v- y东栏梨花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嘉祐进士。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 X& K8 f* }: P/ _  r1 N3 K
  \9 o) ]% N3 E9 t# f

- R7 k; P4 T! k+ R2 ?5 t" `& f2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001-2013 chubawang.net http://www.chubawang.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4公安网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873771296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