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落花时节看樱花 于 2021-4-7 09:45 编辑
守得初心映夕阳 ----宿豫区仰化镇老党员武士祥速写 文/金平眉 五年的时间、100万字、10次修改,四度精简,70万字定稿。一本厚重的《仰化镇地方志》成稿摆上了桌面。78的岁武士祥虽然欣慰,还是感觉不尽完美。这种“志”在必得的坚韧力量,感动了仰化人。目前,武士祥已经上报宿迁好人人选。 今年78岁高龄的武士祥同志是宿豫区仰化镇退休教师,现为老干部支部党员,仰化镇十八届人大代表。曾任仰化小学教导主任、中学教师、镇成人教育中心校长,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42载。多次被评为市县(区)镇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先进党务工作者。退休后,曾先后受聘中共仰化镇党委基层党校专职副校长、纠风监督员、镇老干部支部档案组组长、镇关工委五老团队校外辅导站辅导员、镇文化中心道德讲堂教员。多次被评为镇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2016年,仰化镇地方志编纂工作启动,镇志编委会推荐武士祥同志为总编,这个时候,他毅然辞去区外一家单位的高薪聘请,依然选择担任仰化镇地方志编纂主笔,不计报酬专心投入镇志编写工作。 编写工作工作收集材料是最大的难题。他和他的团队勇于克服困难,发挥钉子精神,精心安排,扎实工作,使编志工作顺利进行。五年来,他们顶风冒雨,不畏严寒,深入一百多个村组,进村入户,召开座谈会、调查会60余场次,信访电话采访400余人次,搜集文件文稿2000余份,人物史记700多件,记述专著70余部,详览泗阳、宿迁、宿豫等地方志6部,外出调查里程达3000余公里。有时为了求证某一事件的真实性,武士祥和他的团队反复调查,反复求证,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为此他们饥一顿,饱一顿,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但他们从不叫苦。一些亲友问他能给他多少钱一月,他说,一个人钻进钱眼里,那这人就小了。由于工作强度大,压力重,生活无规律,他支撑不住,病倒了,住进宿迁市东方医院。住院期间,他把材料带到病房整理,医护人员和市医管处监察人员看到后,无不为之感动。 由于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明显不如往年,不仅有严重的白内障、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还有颈椎病、腰间盘突出,严重时走不了路,久坐更加严重,每伏案半小时就安躺下休息一会儿。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但他为了不延误志稿进度,选择就近到仰化镇医院就诊,利用工作间隙到医院吊水针灸。身边同志看他不要命的工作,问他,图什么?他说,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所在。 2019年11月份,武士祥同志的老伴去世,他的儿女都在外地生活,不放心其一人在家,要求接他到外地和子女们一起生活。他却说:“我还有任务没有完成。仰化镇的志稿还没结束,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不能丢下不管,要有始有终,坚持下去,不能留有遗憾。” 守得初心映夕阳,老骥伏枥再登攀。作为一名退休老教师、一名共产党员,武士祥老骥伏枥,初心不已。今年3月,武士祥被选为仰化镇党史宣讲团成员,他和宣讲团成员,深入社区、村居讲述革命先烈故事、党的发展史和革命斗争史,传承红色基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