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区乡村旅游规划之我见 ---荐述仰化镇旅游构想 文/金平眉 唱好地方旅游戏,打好旅游特色牌,一直是地方的决策者关注的课题,其结果如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底蕴的挖掘、一届领导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旅游业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确定“发展地方旅游业就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思路,并且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去付诸逐步的实施,才能把旅游事业做大做好做强(在我看来,这开场白很大程度上是废话,可是这废话里的‘老生常谈’真的是意味深长和语重心长啊!就当这些废话就是会话吧)。
一、“狂人”日记 7月25日上午,我参加了由区旅游局局长马绍森主持召开的宿豫区旅游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有幸与南京市耳目旅游规划设计院(就怕不准确)的专家教授面对面的讨论了我区乡村旅游业的问题。与会者来说,带着各自的使命和对部门利益的维护各抒己见,目的只有一个,希望领导和专家们再编制宿豫区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更多能把自己的乡镇的旅游点竟可能多的编入发展规划里去,对此我提出了“一听二看三规划,四游五吃六购物”的乡村旅游的思想,就是希望专家们在听取各家汇报的基础上亲临现场查看,本着旅游可看有饮食特色和有旅游产品可购的前提做好规划编制。我的意见是:部门要一览全局;规划要亮点突出;文化要有我特色;交通要快捷方便;政府要统筹安排。不要面面俱到,但求一路看好;不要一味复古,但要有所创意。在古今文化的碰撞里激活旅游火花,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现代旅游文明的精髓。围绕宿豫的项羽文化结合宣传部提出的宣传构想,在做好宿豫旅游业的基础上,做好宿豫乡村旅游规划,让乡村旅游融入宿豫大旅游的框架中来,让宿豫文化旅游网成为激活宿豫经济jtp的又一个增长极。
二、“痴人”说梦 作为宿豫人,我不是文人的代表,但我是文化人的化身,古代有痴人说梦,还有梦想成真之说,所以我就来个痴人说梦,也是抛砖引玉之说吧。我以为宿豫旅游要开发以下特色。
一是要“唱得响”。皂河的柳琴戏已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剧目。每年正月初八、初九的皂河庙会,柳琴戏表演成为一大亮点很受观看,柳琴戏现在成了宿豫的文化代言了。如何传承下去,要在唱好、传好上做文章,以此为基础保护传承柳琴戏,激活淮红戏,唱响淮海戏,还有地方的扬琴和坠子戏。使之成为宿豫的文化旅游特色。
二是要“打的开”。曹集乡已揽入城区,乡村旅游如果没有的大的特色,无需消耗资金。其学校和镇里的千人太极拳表演在全市乃至江苏都有名声,有“太极之乡”之美誉。以此为特色推出宿豫全民健身绿色旅游业带动民间武术、跆拳道,在旅游景点集中展示,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的特色。
三是要“舞得动”。顺河镇的民间舞龙、侍岭镇的舞狮和民间舞独树一帜,可以成为宿豫文化广场的特色表演。可以成为各个旅游景点的一个特色。
四要“跑得欢”。丁嘴的“跑驴”。大兴的“跑旱船”、“跑花车”等民间文艺要发扬光大,这些民间形式成本小,表演形式活泼,老百姓喜欢,外地人看了新鲜,不失为宿豫文化旅游的一道“美餐”。
五是要“挖得深”。旅游文化的灵魂就是地方文化的底蕴。宿豫要通过深入挖掘项羽文化、乾隆文化、军事文化、红色文化、庙宇文化的深厚底蕴,使之成为宿豫文化旅游的灵魂。
六是要“写得好”。都说地方有文人、有名人,关键时候哪里去了呢,这与地方领导相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有一定的关系,但我们地方的文人不称职也有很大的关系。海南省的旅游因为一首歌而享誉全国和海外,《请到海南来》,作词作曲都是本地人,都是普通的文化工作者,而歌唱者都是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是这首歌成就了他们的前途。我们宿豫人杰地灵,旅游局的领导可以找地方的企业冠名,举行宿豫旅游征词、征曲、征游记、征诗歌、散文;征书法、绘画‘征摄影作品,最后出旅游画册集中展示宿豫的旅游亮点来。
三、线路“漫游” 窃以为,宿豫乡村旅游可开发“三线游”。中心,项里公园。
第一条:西南运河水路游。宿豫文化公园、顺和大营(挖掘开发中)、陆集文化名人馆、仰化刘老涧国家级自然风光带、涧河头千亩湿地公园(改造中)、20华里运河自然观光带、运河四野特色农家餐饮、马棚岛旅游观光、休闲、购物、食宿(招商开发中)。
第二条:西北风情一日游。项里公园、蔡集月堤湖、王集梨园、皂河乾隆行宫、赵念万亩水产养殖、黄墩湖运河闸。一看项羽文化,二逛湖畔风光,三尝王集早酥梨,四吃皂河乾隆贡酥饼,五买黄墩湖腊豆。
第三条:东进红色之旅游。唐湖韩余娟墓、来龙苏北大战纪念馆、保安自卫保卫战遗址、大兴马伦纪念馆。
四、仰化之“旅” 仰化镇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自乾隆六下江南驻桦林宫之日起,林家庄行宫周围就成了当时的商贸重地,有“复隆镇”之美誉。如今,复隆镇是仰化镇区东域的商贸之地。当地人至今还沿袭着“复隆镇”的叫法。
数百年来,生活在仰化这片沃土的先民们,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文明,遗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复隆镇、林宫遗址、隆马岛、大王庙(无从考证)、马棚岛、石崇闸的演变、朱笈墓、仓基湖、林姓女子秀月,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仰化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精神,而且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资源基础。
旅游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地方,如果没有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没有配套完善的旅游设备,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服务和安全保障,旅游业就难以兴旺发达。
从旅游资源量上看,目前,仰化镇已完成了旅游资源“量”的积累,对此已经编制了两本手册宣传仰化,但要实现旅游开发“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的格局,却遭遇了旅游规划缺乏大手笔,旅游开发没有大客商等诸多问题。如何整合资源,打造仰化的旅游业,开发富有地方特色优势的旅游品牌乡镇,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建设旅游经济强镇,应成为仰化镇历届党委、政府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特色是旅游之魂。仰化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在打造富有特色的运河旅游品牌上做文章。这就是“准确定位,整体规划,品牌开发,特色取胜”。
仰化旅游的核心景点是什么?怎样开发建设才更具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景区就是特色突出、内涵丰富、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比较成熟的旅游景区。对于这个问题,马绍森指出,仰化乡村旅游业的核心就是运河文化。基于这个基调,我镇已在依托古代现代的文化底蕴,深挖乾隆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绿色农业观光文化等方面做文章。具体规划是:依托马棚岛的开发拉动20里运河自然观光带游,农家特色餐饮游、刘老涧国家级自然风光、涧河头千亩湿地公园。【特色一:千里运河第一岛】 生态旅游度假村千里运河滩地冷,取直截弯孤岛静。北来南往驿差行,车马骋,乾隆影,几度易名情满境。净土卧波波吻径,渔火唤舟舟欲醒。风情淳厚一乡馨,苏北幸,平原庆,仅有绝无形胜景。 【马棚岛概况】马棚岛,又名隆泽岛、隆马岛。她位于宿豫区仰化镇马棚村境内,是京杭大运河中现今唯一一座有人居住的岛屿。岛呈东西狭长状,南北长约1公里,耕地面积600多亩。岛上居住着63户人家,259口人。岛上居民勤劳朴实,善良宽厚,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捕捞、水上运输、水上“超市”和外出务工。 该岛四面环水,一面朝天,空气新鲜,景色旖旎,自然和谐的岛屿风光与淳厚的乡土风情融为一体,每天都有上千条船只从身边通过。白天船舶驶过,劈波斩浪,河水荡漾,机声隆隆,喇叭声声,欢声笑语,划破水际。夜晚,灯火点点,水光闪闪,水天一线,美不胜收。一方净土,卧枕长憩,动静之间,尽显神秘。 【特色二:生态休闲度假村】马棚岛位于京杭大运河中央,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拟通过引进客商投资开发、合作开发、自主开发等多种途径,保护性改造和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建成以独立别墅为主的旅游度假区,以文化旅游业为主,辅以特色餐饮服务,逐步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增添新兴服务项目,打造集休闲度假、垂钓养性、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宿豫东南最佳生态旅游度假区。先期总投资约4000万元。 小岛沿岸适当地带设立“农家乐”旅游区,以农家庭院、小型农庄为主要形式,提供餐饮、住宿、农事体验等服务,内设有农家乐新鲜蔬菜采摘园、农家乐垂钓中心、农家乐花卉观赏园、农家乐餐厅、农家乐休闲会所、农民休闲广场等。 【特色三:涧河头千亩自然湿地公园】千里大运河赐予仰化的不仅是历史文化,还有巧夺神工的自然湿地,成为仰化镇自然风光的一道亮景。湿地紧邻江苏省刘老涧船闸,与省刘老涧翻水站连为一体,是大运河湾里的一隅自然风情。东西狭长约8华里,浅水处荷藕飘香,高滩上野草自然生长,小鸟在树林里自由飞翔,农民在这里搞网箱养鱼。是仰化镇开发旅游湿地公园的风水宝地。 【特色四:刘老涧船闸自然风光】江苏省刘老涧复线节制闸和刘老涧翻水站紧紧相连,这是国家运河线上的重点建设项目。这里风景优美、四季分明,白天景色宜人,空气新鲜;夜晚灯火亮如白昼,有大运河上“不夜城”美誉,是地方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好去处,也是婚纱摄影的绝妙佳处。她东与马棚岛呼应,成为大运河上仰化段一道最靓丽的自然风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仰化这颗滨河明珠彰显了重要的地位。
仰化现在已成为宿豫东南的新花园,洋河新城的后花园。旅游特色日渐清晰。仰化的旅游已经规划,需要付诸实施。需要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交通局:一条道路“救”仰化。园区沿河翔盛大道通到陆集南,向东11公里接通,仰化就融入了园区和城区了,马棚岛就是宝岛了。(注:如今的京杭大道通达仰化,268省道运河大桥从马棚岛西500米处通过,给马棚岛开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文化局:文物挖掘“兴”仰化。复龙镇遗址已经得到了保护,要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仰化林宫、大王庙等境内文化的挖掘,使仰化的历史灵气成为旅游的灵魂所在。
国土局:土地倾斜“活”仰化。土地资源紧缩,但要为用所用,仰化镇的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土地的利用方面要予以倾斜,保障马棚岛的投资开发。
规划局:看好仰化“爱”仰化。在统筹规划上,给予仰化更多的爱,使仰化成为宿豫的东南工业重镇,商贸大镇,生态新镇、旅游名镇。
旅游局:一锤定音“挺”仰化。这些年来,仰化一直把文化旅游作为重头戏,多次向区旅游局汇报,市区领导和旅游部门的专家学者多次到马棚岛考察。马棚岛已于2004年就列入了中运河旅游项目规划,现在时机到了,开发马棚岛是仰化的项目,也是全区的项目,千里运河第一岛,地理位置独特,作为区旅游局的领导看好马棚岛是必须的,力挺马棚岛,推介、开发马棚岛会收到马到功成的效果。这里要修建码头,马棚岛、码头建设,将使仰化的旅游开发一“马”当先。旅游局的各位领导,您说是吗?
百年仰化,百业待兴;一朝振兴,满盘皆赢。
投资创业有热土,好客仰化欢迎您!
2011年7月26日于淮安 相关资料:仰化镇的由来、千里运河第一岛资料一并发给。(我们正在做手册。如有其他单位引用要经过本人允许,注明出处,版权归金平眉所有,谨防与手册冲突,谢谢)。
【仰化镇的由来】仰化镇位于宿豫区东南27公里处的中运河之阳,地处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中心地带,北接大兴镇,西连陆集,东与泗阳县众兴镇接壤,南隔运河与宿城区郑楼镇相望。全镇有7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125个村(居)民小组。是个拥有56平方公里,耕地2467公顷,4万多人口的河岸重镇。境内有涧河、马河、陆塘河三条河流穿过。这里土地肥沃,稻麦飘香,渔池遍布,荷藕连塘,桑清如水,杨树成网。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被誉为“大运河畔的明珠”。镇内的复隆镇、林宫、马棚岛,大王庙、石崇闸等历史名胜都彰显了仰化的灵气。有“魅力田园、生态仰化、旅游乡镇”之美誉。
仰化原系仓基湖西岸的一个湖嘴子。【据史志记载:仓基湖,在宿迁县东南三十里,周四十五里,相传石崇建仓之所,有闸曰“石崇闸”(就是现在的仰化镇解闸村)】。早有渔民在仓基湖捕鱼,以此避风、生息,故有‘旧晒千条网,夜燃万盏灯”的美丽传说。随着渔业的发展,生意茂盛,商人摆摊设点,人烟聚集、市贸经营逐渐繁荣。古有詹姓在此开槽头店,明万历年间,宿迁县知县俞文伟准予在仓基湖西岸创建永兴,隶属淮安府那州,清咸丰十年永兴集在四周筑扦,其中有东、南、西三门,门上分别题词,东门日:紫气遥临,西门日:瑞映马陵,南门日:襟黄带运。
传乾隆下江南乘舟经过永兴集,(永庆集,在治东南五十二里……永丰集,在治东南五十里仓基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县丞于宝为屯田监理,时建今废。)见两岸百姓夹河欢呼,便口占一绝:“老幼数无万,都为仰化人,斯之未能信,惭愧颂声频。”后演绎成乾隆曰:“河干百姓,皆为仰化民”之说。
“策马重过仰化集,因之返已深长思。三年必世斯已历,风醇俗美夫何时?长官宣训有典故,家喻户晓诚难其。设曰程督俾尽力,矫枉恐益骚扰滋。神禹惜阴乃敏德,大舜南面臻无为。富犹艰致教岂易,愿名安得不忸怩”。 【民国志*过仰化集】
注:这里的治即是治所,指县城所在地,确切地说是县衙所在地;县丞为县令副手。)
链接:雍正二年(1724年)仰化隶属邳州市,雍正十一年改属徐州府。辛亥革命,民国成立(1912年)废府,宿迁县直属江苏省公署,乡随属之,不久又分道设尹,宿迁县属徐州道尹,乡属宿专改变,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大革命,成立民国政府,废道尹制,宿迁直属江苏省政府,后又设专员区,宿迁属淮阴专乡,乡随宿属,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入侵,宿城沦陷,共产党军队在各地开展游击战争,仰化属抗日游击区,民国28年(1934年)本县运河东岸成立宿迁县,属中华第六分区,仰化集西头属宿迁县第二区,石范以东属泗阳县第五区,一九四一年秋,我军拔除程道口国民党反动派王光良据点后,仰化集划为泗阳县程道口区。一九四二年春,划为宿迁第二区,当年秋天,成立运河特区(县级),下设顺河、大兴、程道、陈圩、古城五组,仰化双河区。1949年秋,撤运河特区,程道、陈圩、古城三组,划为泗阳县,大兴、双河划为宿迁县管辖,同时原双河区西部乡村划为涧河区(今仰化镇涧河村)东部仍为双河区,仰化属涧河区。1945年底原双河区撤销,南部乡划为涧河区,北部乡村划为丁嘴区,仍属宿迁县管辖,至抗日战争胜利及地方解放后,仰化仍属涧河区,1949年为,丁嘴、大兴、涧河三区合并为大兴区,仰化属大兴区,1952年冬,从大兴区域内增设仰化区。1958年在三面红旗的大好形势中,仰化区成立了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全乡设刘涧、新桥、仰化、马棚、大同、同义、复隆、郭圩、卜圩、建新、解闸、涧河、保祥14个村125个村民小组,2000年2月撤乡建镇,将仰化、马棚、大同三个村合并为仰化居委会,建新、孟湾合并为建新村,同义、卜圩合并为同义村,复隆与郭圩合并为复隆村,新桥居委会、全镇合并为刘涧村、新桥居委会、仰化居委会、同义村、复隆村、解闸村、涧河村、保祥村,仍为125个村民小组。 (如今区划调整为三个社区、2个村。谨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