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楚霸网

楚霸视点楚霸视点
关注: 2贴子:6957 排名: 20 
0 回复贴,23283 次查看
<返回列表

唐爱国:普通一兵的情操与艺术

发表于 2021-5-17 20:10:04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517200255.jpg
普通一兵的情操与艺术
——记优秀共产党员唐爱国
人物小传:唐爱国,男,1957年3月生人,汉族,祖籍湖南衡阳。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北部战区前卫文工团艺术指导、解放军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济南军区政治部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评为济南军区政治部歌舞团优秀共产党员。


曲艺人常将“口德”俩字用以自律。其实,“口”仅是为“思”代言的载体,所以,中国人习惯将所有重道德的人统称为“讲道德”。基于这样的审美观,我对优秀共产党员、相声表演艺术家唐爱国做出如此评价:一个讲道德的普通一兵。


唐爱国多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及《正大综艺》《综艺大观》《曲苑杂坛》《梦想剧场》《星光大道》等栏目演出或主持,近年先后主演或参与演出了电视连续剧《么都馆》《程咬金》《北方有佳人》《崂山道士》《城市租客》等,由于在电影《U盘》中出色表演而获得海南电影节最佳配角,他还曾随“中国当代相声红星演出团”出访新加坡。2003年元旦,他与搭档齐立强携他们与王宏共同创作的《懒汉糖葫芦》应邀晋京,作为有代表意义的3场“示范演出”之一,获得“2003年CCTV相声大赛特别奖”。唐爱国是首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其相声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军文艺会演创作、表演双一等奖,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特殊贡献奖”等40余次(项)全国、全军奖励。他多次被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优秀共产党员,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08年9月荣获山东文艺界最高奖——首届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
微信图片_20210517200211.jpg
微信图片_20210517200236.jpg
平平常常做人
2010年6月22日,《中国艺术报》有一篇名曰《相声演员唐爱国的“安静”》的文章对他的“平常”有过这样的描写:“前些天,山东的相声名家唐爱国的岳母故去了。爱国自己的父母早逝,岳母与他们夫妻、女儿朝夕相处生活了17年,由此,他的悲伤便是源自心底的一种自然与真实。凭借他在山东的口碑与影响,尤其身边还有一批始终不离不弃的‘粉丝’,想,他只要稍稍抛个‘眼色’或透个‘口风’,唐家岳母的‘白事会’便有可能‘势不可挡’。世人皆知,如今明星的婚礼动辄花费几百万元已成见怪不怪的事情,而本人所参加的一些‘拜师会’‘演唱会’‘纪念会’,乃至‘奠基’‘开业’‘婚庆’类的活动等越办越大,‘人多势众’‘群情激荡’成为此类活动、事件成功与否和人气度的评价尺寸。如此一来,唐家此刻的‘安静’便显得愈发不入潮流了:给老太太送行的几乎都是与她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文艺圈来的似乎都不是唐爱国专门通知的,数来数去就7个人,实际是‘三对半’,即三对夫妻加一个‘单蹦’。


爱国对人生,对事业,对朋友,始终心静如水,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灵堂门前见到的他,依然是一脸凝重,不动声色。就是‘这张脸’,十几天前曾给作者诉说过当年的‘晦气’:他的父亲当年风华正茂,他们家门前也曾人来车往,不想老爹事业中天的时候却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家境随之一跌千丈,乃至有时吃顿饱饭都成了问题。有一日,母亲带他去一很近的亲戚家‘蹭饭’,女主人冲他妈说过的一句话让他没齿难忘:今后再来,你娘俩在家先洗洗,别把你们先生躺在床上的那股味儿也带过来。后来,父亲病故,爱国当兵提干后,便将老娘接到宿舍院里搭建的一小间临时房里,想不到住下的第一夜天气就变得特别寒冷,早上起床他想问问老娘睡得如何,可推门一看:老娘将被子紧紧裹在身上坐在床上。明明是冻了一夜未曾合眼的老娘,嘴里连声念叨的却是:挺好,挺好的……想,五十岁之后,唐爱国的安静,他的随遇而安,他的不动声色,肯定与他记忆中的这些‘苦难’不无关系。


其实,唐爱国的相声也是‘安静’的,他的功夫、技巧似乎与激情四射的‘贯口’或慷慨昂扬的‘柳活’关系不大,总是不疾不缓,轻声细语地娓娓道来,就像他把握与演绎的《懒汉糖葫芦》,所有的‘包袱’都通过‘糖葫芦’独有的个性及语言表达,似山涧溪水一般,不紧不慢地‘淌’进观众的心田。20世纪初,全国在石家庄举办相声新作大赛,唐爱国与搭档说了一段军队题材的《嫂子》,虽然其作品选材和剧场观众的欣赏兴致有距离,由此剧场的‘笑声’便不尽人意,不想评委们却一致为他亮了高分。当时的‘点评’我至今记忆犹新:演员能够不为剧场‘反应’所左右,非常平和、完整、恰如其分、不急不躁、不瘟不火地将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思想内涵表现与传达出来,从而体现了演员良好的艺术修养,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与掌声。这让我想到,有时相声园子也和这殡仪馆的灵堂一样,开怀大笑与哭天号地只是其外壳或者表象——唯有真实的情感共鸣才是真正的方向和真实的目的。有人说,本质意义上的相声一定是幽默;我要说,幽默一定是‘智慧’的结晶,只有‘安静’才有可能产生智慧,而‘热闹’只能生产滑稽和洋相……


于是我便明白了:唐爱国的‘安静’来自于崇尚简单并身体力行。诚然,安静不属于相声,但相声家爱热闹必定会扼杀相声。由此明白,唐爱国的安静心灵是其坚持平常做人、做平常人的收获。”


平平凡凡当兵
对唐爱国48载的军旅生涯不陌生。小学时候因为在济南铁路系统扮演“小李玉和”而引起社会关注,13岁便被济南军区坦克八师特招当兵,在师战士业余演出队待到第8个年头时,他考入到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曲艺队,从此从事了近40年的军旅文艺职业,从战士到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被很多人羡慕不已的文职三级,即被一些人称为“文职将军”的岗位上。唐爱国一生最大的骄傲就是1979年、1985年两次去广西、老山前线,3次去抗洪救灾或抗震救灾第一线,曾在西沙群岛平均每天为守岛部队演出15场。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呀,哪里艰苦哪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记得有一回听我哼唱这首《解放军之歌》,他的“思维”却没有与我同一“频道”,“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首歌里唱的当然没错,但,那只是我们战士的崇高境界,绝不是我们丰富情感的全部。1985年,我媳妇分娩生我女儿之时,我接到命令去老山前线,为了能让孩子早出生以让我在上前线之前见上一面,我在产房抓住媳妇的手催着她蹦高……”说这些的时候,唐爱国表情平淡,而我却听得满脸飘泪……


对唐爱国共产党员的境界、普通一兵的情怀,我深信而不疑。在山东省曲艺家第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我看到过这样的文字记载:“2014年4月18日,在德州齐河县晏城镇主办‘心系百姓、情暖乡村——山东曲协送文化下乡走进晏城专场’演出,著名曲艺家唐爱国抱病参加演出,当乡亲们看到他步履蹒跚被人搀扶着走下演出舞台的时候,场上的主持人、演员与场下数千名乡亲掌声雷动,响彻云霄。”


我听别人说,当年他接到老母亲病故信息时,正在基层部队后台候场演出,是他主动坚持给大家演出完,之后才含着眼泪回家奔丧。我问及此事,他回答的声音很低,像是自言自语:“相信老娘能读懂我、理解我,相声演员在台上给大家逗乐是职业,儿子为部队为战士服务就是坚守阵地。从职业道德和军人责任担当的视角审视自己,我心底无愧、无怨无悔。”


唐爱国说,我们这代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总被一些年轻人不理解,以至于认为是“唱高调”,其实这是他们的误读,我们是读着《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玉宝》、唱着《雷锋之歌》长大的,从骨子里信奉“和平时代战士优秀的共性品质,就是雷锋式的平凡——就是一点一滴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


对唐爱国的钦佩、欣赏,不仅仅是来自于对他的聆听,更多是对他生活细节表现的感受。2015年,唐爱国因血压高、心脏病等住了3回医院。有一次我去看他,见他住的是部队军级首长的病房,便对其良好的“硬件条件”赞叹不已,不曾想换来的却是唐爱国的一声叹息:条件再好也是医院,这个地方不是咱该呆的……从他说话时的眼神里我能感觉出:一个党员、一个文艺战士的价值体现绝不在台下的级别、待遇及其享受,而是舞台上用自己的艺术去赢得观众的欢笑、愉悦与掌声……


平平静静从艺
曾在山东文艺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新时期山东文学艺术点击》论文集中,看到过对唐爱国相声表演艺术的探究与描述:“唐爱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这个热衷‘造星’‘追星’的时代,谁也无法阻挡唐爱国成为所在地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庞大的‘追星族’行列的一员。90年代晚期,由于他在系列相声《懒汉糖葫芦》的出色表演,‘糖葫芦’竟成了唐爱国继马三立塑造的‘马大哈’‘逗你玩’,杨振华塑造的‘大裤衩子’,高英培塑造的‘万能胶’等之后,又一个由相声艺术家创造的、深入人心的时代‘典型化小人物’。唐爱国的名字亦因人们的‘爱屋及乌’逐步由‘糖葫芦’取而代之。讨人一时或一个时间段取悦于众的演员只能让人想到‘时尚’,而讨观众喜欢了近30年的唐爱国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实力’。‘关注唐爱国’的声音渐渐从曲艺圈里响起,且越来越强烈:2003年9月18日,相声艺术家侯耀文在邹城体育馆后台当众向唐爱国发出邀请:‘想来北京发展请说话……’而唐爱国的回答却是:‘我这辈子就是当兵的命,能让看我演出的战士们开心,我就知足了……’”


唐爱国给自己的相声风格定位是“创作型相声”,自打拜在姜昆麾下便申明了自己的相声立场及其审美追求,即要像师父姜昆一样注重发掘自身的“文化潜质”,为观众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愉悦与笑声。每逢听到有人赞美他的“糖葫芦”时,他总觉得自己很“冤”——因为自打当兵,他创作或参与创作了近200段相声而绝非仅仅是一个“糖葫芦”;只是因为那些大多都是“战士题材”则传播平台受到了局限。唐爱国发挥自身综合素养较高的优势,期盼通过相声能体现一种高的思想品位、文学层次和美学境界的和谐统一。这种追求我们在80年代中期他与搭档齐立强创作的《游乐梦》中已经有所察觉,他们通过一个农民老汉在游乐场“花钱买罪受”的尴尬事件和一群农民“骑着摩托捡柴火”的荒唐行为,反映了一个人们已经隐隐感觉到但尚未说出口的“超前投资、超前消费”的重要社会问题。可惜这段相声它的含蓄、它的沉重似乎超出了老百姓对相声的认知范围和接受能力,他们不太习惯在相声中交流一个“太文学”的话题,因此《游乐梦》的文学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显现和肯定。但这场追求“文学品位”的“游乐梦”却让唐爱国在塑造“糖葫芦”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使他得以用“心”与“新”去表现、刻画新时期平民“小人物”的心境和形象——它们是一位党员艺术家对时代责任勇于承担的情感和自觉。


尽管我们反对把唐爱国的相声艺术与他在其他艺术形式方面的探索混为一谈。但当我们在探求他的艺术成长轨迹与当代曲艺艺术走向关系的时候,却决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分开。唐爱国在获得“首届美澳杯SOTV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奖”之后,对观众有这样一段真情表白:“有观众批评我,说我有时似乎有些不经心,我接受批评一定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只是我想告诉你,我追求的随意性是为了给您即兴感,我常常用一夜辗转反侧的痛苦,企盼第二天换来您瞬间开心的笑脸……”这让人们想到了他的相声,因为他的相声同样体现着这种电视主持的审美追求。他注重在“平常”中的寻找生动,注重语言的精练和演出时间的精短,他表演没有程式化的痕迹,重视觉,重交流,这无疑都是主持电视娱乐节目找到的感觉。为了强调“糖葫芦”的“懒”,他竟然蹲在台上——这种对视觉有冲击力的“肢体语言”亦只能让电视演播厅的观众与他近距离交流中感受到味道。进入电视媒体的相声并不都是应景之作,广大受众欣赏口味的变化代表着大众审美取向的变化,电视是大众审美的晴雨表,唐爱国贴近和拥抱住它的受众也就贴近和拥抱住了大众。


唐爱国虽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但由于整体素质高,家庭及其周边的人际关系和睦,单位及其社会的外部环境和谐,所以具备一个良好的、心平气和从事艺术创作的外部条件。今天看来,平平静静的人生态度,是不容忽视不是艺术的“艺术问题”。

当年傅雷给儿子傅聪以提醒:“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唐爱国的从艺经历、成长过程,对傅雷之箴言作了自己的诠释:人的美德、兵的品质、艺的素养之综合、平衡,才能成就为共产党员行列中一位优秀的普通一兵……(作者:孙立生)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001-2013 chubawang.net http://www.chubawang.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4公安网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873771296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