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评媒 于 2021-6-26 10:36 编辑
为了低于1.8%的脱漏率,我们用了超过100%的洪荒之力
韩世英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为了快速建立免疫屏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6月份必须完成所有第二剂次的接种,具体说就是第一剂次接种后21-56天内必须完成第二剂,脱漏率不得超过1.8%,我们每天都在为这个目标忙碌着。
我们采用了“十八般武艺”:发短信、打电话、问度娘、请社区核查、请公安协查。把每天未到对象反复核对、通知,记录原因,下图是我们核查的表格:
01 发短信
从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发短信开始,6月初,我们就不断的根据上级发送疫苗数量,再到接种系统里导出接种日志,比对筛选出应种人员名单(当时的系统还不成熟,不能准确导出未种名单),再按照首针的接种日期给应种者发送信息,安排接种,直至清零。
02 打电话
紧接着就是让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抓狂的打电话。自从新冠疫苗接种开展以来,我们就成了热线咨询电话的接线员,现在又变成了话务员。我们对于反复短信通知不来的人,就开始了“电话战”。一个电话过去可能是:
“你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的正在通话;
“你拨打的电话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的无人接听;
“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的已关机状态;
“让我们一次次跌入深渊的”错号、空号;
“令人刺耳的嘟嘟”忙音;
还有,“那种声音甜美,但仍然让人心灰意冷”的语音信箱和人工留言服务......
以上这些,不但浪费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时间,也不断消耗着我们的耐心和毅力。
但只要手机号不提示是错号和空号,我们还试着加对方的微信,看见对方通过了微信,就像如获至宝一样的开心。
03 问“度娘”
对于短信和电话都联系不上的,我们想到了“度娘”,开始了“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旅,希望出现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动感觉。我们根据系统里的工作单位,百度他们工作单位的联系电话,再与单位核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又收获不少。
04 社区核查
问“度娘”也找不到的情况下,我们想到了“万能”的社区,根据系统里居住地址,请社区人员走村串户地上门核查,我们则是每天电话,或者见面与社区的人员沟通战果,商讨进一步挖掘人的对策。
看到表上没有打第二针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累并快乐着。6月接近尾声,新冠疫苗第二针接种必须完美收官。
我们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线上线下搜索,与社区人员联手找人,但空号、错号,没有详细信息的人实在无从下手,最终还是有四个人失联了。
怎么办?大家累的坐在凳子上实在没有力气了,都说算了吧,况且才这四个人,我们的脱漏率已经早就低于1.8%,能做到这样已很不错了!
正当大家心满意足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同事过来却说,做工作就要做到极致,应该“一个也不能少”。然后眼珠一转说:“有事找警察呀!警察找人肯定行的,按理没有他们找不到的人”。
大家一听,这想法倒也不错,可犯得着吗?他说咱们不能认为目标低于1.8%的脱漏率就万事大吉了,应该用超过100%的努力争取达到第二针接种率100%才算完美。
说干就干,他立马就联系了一个当警察的同学,并按照规定起草了一个“协查函”,在单位盖章后,通过微信也给他的同学看了,然后派我去派出所,我是真服了!
05 有事找警察
我带着协查函及四个人的信息资料去了,同事的同学不在,他帮我联系了一位内勤警察,还真神啊。
这4个人中,有2个人是手机号错误,警察通过核实人员姓名和身份后提供了正确号码,我们很快就接通了。
还有一个人的核查资料上写着电话无人接听,警察通过核查其家人信息,先拨通了她老公的电话,通话后才知道原来她是个耳疾患者,一直没接听电话,于是和她老公协商后联系电话改成了她老公的电话,这个人接种疫苗的事也不成问题。
还剩最后一位,在警察局系统上所查到的这个人所有电话都联系了,但只有一个是和我们资料所留的号码一致而且是通的,就是无人接听;我们又在电脑里查他的工作地址,是某餐厅工作人员,小警察脑子灵活,立即动用美团找到了这家餐厅的前台电话,打过去一问,确实有这个员工;最后让员工接听电话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上班时间不可以接电话,最后一位终于也找到啦!啦!啦!!
不漏一人,堪称极致!堪称完美!!
06 经验推广
疫苗接种最难找的人让警察帮忙,使我们很顺利就完成了任务,也实现了单位领导要求的“一个也不能少”的完美结局。
有事找警察,这是我们的工作经验,希望全国各地的接种门诊可以借鉴,助力新冠疫苗接种,助力群体免疫。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我们有社区人员,有警察,还有千千万万的大众支持,相信一定能把群体免疫的屏障筑牢。同时,我们也呼吁,打了第一针疫苗的人,请及时到您所在的社区接种第二针,不要让接种医生、社区人员再像“大海捞针”一样满世界寻找您,也不要让我们再给警察添麻烦了,让我们众志成城,携手抗疫,早日打赢这场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