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楚霸网

楚霸论坛楚霸论坛
关注: 3贴子:6295 排名: 17 
0 回复贴,803296 次查看
<返回列表

[心灵驿站]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南京阅江楼补齐江南四大名楼

发表于 2021-7-26 19:58:30 |阅读模式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南京阅江楼补齐江南四大名楼
南新鸣凰
2001年9月,南京阅江楼建成,并正式对公众开放。
巍峨壮观的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上,碧瓦朱楹,飞檐翘角,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和古典的皇家气派,已成为南京又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景观。阅江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现在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自唐宋以来,中国长江之南就有三大名楼,即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这些名楼历史悠久,虽多次被毁,但又多次重建或重修,现在的三楼均修建于解放之后,且已开辟为5A级景区。唐宋年间的一些著名文人为它们修文写诗,因此三大名楼建筑连同相关的诗文为人们所称颂,早已成为参观旅游的热门景点。
微信图片_20210726195237.jpg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原为中国古代皇家歌舞楼阁,唐初文学家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如下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因此在三楼中最早名扬天下,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美誉。新建的滕王阁建筑净高57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共六层,顶层东、西重檐之间高悬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

唐代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文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绝佳诗句流传千古为无数人们所背诵。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当时仅作为一座守戍的军事楼。新建的黄鹤楼屹立于武昌海拔62米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楼的总高度达51.4米,建筑面积为3219平方米。它与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大文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的激励人们爱国情怀的千古名句。岳阳楼地处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湖,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年间,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现存建筑沿袭清末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主楼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纯木结构,顶覆琉璃黄瓦,呈盔顶结构,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

南京市内有多座山岗,如东北的覆舟山,西部的清凉山,西北的狮子山(原名为卢龙山)等,其中狮子山濒临长江,山高78米,周长约2公里,占地14公顷,曾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素有“狮岭雄观”之称。狮子山俯视南京城,地处下关龙江地区,过去在战略地位上十分重要。

元末大乱,贫苦出身的朱元璋与儿时的同伴徐达、汤和、邓愈、常遇春等结盟举旗反元,异军突起,迅速占据了江南重镇建康(现在的南京),改名应天,作为他向全国发展的根据地。但当时其它一些反元起义军首领也具有相当实力,例如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他们与朱元璋对抗,都想问鼎中国最高权力。在相互讨伐战争中,朱元璋大智大勇,1360年坐镇卢龙山,登高望远,察奸料敌,亲自指挥了与陈友谅的“龙江战役”,以8万伏兵击败陈友谅40万大军,此战为他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为此朱元璋对卢龙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他称帝建都南京后,于1373年再次登临卢龙山,当时感慨万端,将卢龙山赐名为狮子山,决心在山巅建造一座高耸入云的阅江楼,自己亲撰了《阅江楼记》,并命当时的文臣之首宋濂也撰写了一篇。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阅江楼的地基平砥已经完工,但迫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经济实力簿弱,加上对外连年征战、朝内诛杀功臣等原因,阅江楼最终未能建成。

朱元璋去世后,他的长孙朱允炆接位,四年后,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手中夺权了政权,封号永乐皇帝。之后朱棣忙于巩固自己的皇位,铲除异己,并准备迁都北京,建造阅江楼一事便不了了之。这样,600多年来,南京阅江楼一直是“有记无楼”。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1997年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在狮子山山顶建造阅江楼,历时四年顺利完工,不久阅江楼景区也随之建成。景区东、北、西三面紧靠南京古城墙,外有护城河,河道上建有七孔醒狮桥、卢龙桥与外界相连,南临宽阔的建宁路,那里交通十分方便。


景区占地面积较大,有东、西两个入口,西入口靠近仪凤门,进入景区便是数百个登山台阶。如果从东门登山,则地势较平坦,在山势陡峭处设置有斜坡电梯,以方便行走困难者,只是到达阅江楼的距离较长,但沿途有许多历史景点可供参观。

至今,我分别从西、东两个入口多次登临阅江楼。如果从东入口进入景区,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大照壁,其南北两面分别书有“狮子山”和“狮岭雄观”七个大字。照壁北面是“卢龙胜境”大牌坊,照壁与牌坊之间是一片广场。

不远处见到的朱元璋巨大塑像试图展现他在龙江战役时那种雄才大略、指挥若定的形象,塑像边也有登城墙的通道。继续前进时,还能看到玩咸亭、清代古炮台和孙中山阅江处等遗迹,接着就是《阅江楼记》碑亭、碑廊和阅江楼附加裙楼。碑亭中有长方形汉白玉巨石一块,正反面分别镌刻着朱元璋和明初大学士宋濂写的《阅江楼记》。

朱元璋写的《阅江楼记》洋洋一千多字,回顾了过去创业的艰辛,“朕本寒微,当天地循环之初气,创基于此。”文中同时阐述了建造阅江楼的缘由、功能与式样等。碑文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席时珞用颜体书写,敦厚端庄,符合原文作者朱元璋的身份。宋濂写的《阅江楼记》共五百多字,是一篇典型的“遵命文学”,但文采出众,佳句连连。文章首先简述了金陵的山川形势,然后引出狮子山和阅江楼,而重点笔墨则放在借阅江楼对一代帝王朱元璋的歌功颂德。两篇《阅江楼记》分别出自明朝开国皇帝和一位大儒之手,值得历史文学爱好者一读。

碑廊在碑亭西侧,是一条由碑亭到阅江楼的过渡走廊,全长近百米,完全由优质原木建成。在碑廊设内有《金陵明史画廊》,以图文碑刻形式反映出明朝在金陵建都时的一些历史典故,以及流传至今的科学文化精品。

碑廊西面便是屹立于狮子山巅的阅江楼主建筑,外四内三,共七层,高达52米,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 其平面图呈“L”型,主翼朝北,次翼面西。阅江楼内部装饰华丽,且陈列了许多明代史迹资料。从一楼到顶层,可走楼梯盘旋而上,每层装饰各异,布置不同,例如,一楼正中摆放着朱元璋的“龙椅”,龙椅靠背上雕刻有九条长龙,东侧有清朝康熙皇帝的书写体“治隆唐宋” 匾额一块;三层大厅正中,装饰着中国最大的景德镇巨幅瓷画——郑和下西洋,画高12多米,宽8米,画面由十二个部分组成,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描述了郑和下西洋这段辉煌历史;顶层可观蟠龙藻井。游客也可乘电梯直达顶层。

每次我登临阅江楼,都会到达顶层。这时向北望去,长江如一条巨龙从西南方向滚滚而来,东北不远处便是雄伟的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上车水马龙;江北地区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站在顶层,也可向四面远眺南京城市全貌,繁华的街道,蜿蜒的城墙,巍巍钟山,均一览无遗。

阅江楼景区西入口紧靠仪凤门,沿着台阶可直接登达阅江楼南广场,登山道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沿途经“寓思亭”、“江南第一楼”牌坊、青铜浮雕和装饰华丽的南大门亭楼,处处可谓“移步换景”。从景区西入口处还可登上南京古城墙,经仪凤门、挹江门楼阁,直达明城墙定淮门出口处,沿途可观赏城墙两边的绣球公园、小桃园护城河和八字山四望亭等景点。

出景区西门,穿过仪凤门,可参观天妃宫、静海寺和渡江纪念碑等名胜古迹,或乘公交车向西到达下关长江轮渡码头,一路上还能了解下关新城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2021年7月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001-2013 chubawang.net http://www.chubawang.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4公安网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873771296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