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楚霸网

楚霸视点楚霸视点
关注: 2贴子:6957 排名: 20 
0 回复贴,468313 次查看
<返回列表

[楚霸关注] 东京奥运会 12岁女孩撑起一个国家的希望

发表于 2021-8-25 16:03:08 |阅读模式
东京奥运会  12岁女孩撑起一个国家的希望

看了她,你才能才读懂巩立姣的眼泪




7月24日,东京奥运开幕的第二天。
女乒单打预赛的赛场,上演了一场“碾压”式的对决。
比赛的双方,一个是39岁的奥地利老将,一个是年仅12岁的女孩。

女孩兴奋又紧张。
这是她第一次站上奥运赛场,每个球都卯着全身力气去打。
可双方实力悬殊,仅24分钟,她就以0:4的结果输给了对手。
这也意味着,她的奥运之旅,才刚刚开始,就宣告结束。
在奥运会,她只出现了短短24分钟。
可为了这24分钟,她却花了整整10年。

可就是这样一个早早退场的女孩,却在中国火了。
央视、新华社多次采访她。
中国奥委会,直接邀请她到中国接受乒乓球训练。
如果一切顺利,她将在今年9月,踏上我们的国土。
为什么?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
那一年,这个叫亨德·扎扎的女孩才2岁。
不断蔓延的战火,让她的祖国沦为一片焦土。
600多万难民,陷在战争带来的贫困、恐惧、流离失所中。
叙利亚内战前后

打从记事起,扎扎几乎从未正常上过学。
终日与废墟作伴,活在袭击的威胁中。 连出门玩耍,都是一种奢求。
叙利亚孩子
我们总能在电影、纪录片里,看到中东小孩因习惯了暴力,拿着各种自制“武器”,玩着打打杀杀。
如果不是5岁那年接触到乒乓球,扎扎的童年,或许也会如此混乱。
艰难的岁月,打球,成了这个小小孩子心中唯一的精神支柱。

可国家都危如累卵,扎扎训练的条件可想而知。
水泥地上的破旧球台,是她能得到的最好设施。
场馆经常停电,只能靠日光照明。
40度的高温,不通风的场地,空调是无法企及的奢望。

但扎扎甘之如饴。 那张球台,是她唯一的避风港。
她不遗余力练球,将中国队的丁宁视为唯一偶像。
梦想有一天也能像丁宁一样,登上奥运赛场,成为世界冠军。

2020年,扎扎11岁。
因为出色的成绩,她参加了国际乒联西亚地区奥运选拔赛,赢得冠军,成功拿到东京奥运的入场券。

7月23日,奥运开幕式。
在那200多个国家,1万多名运动员中,仅有6人的叙利亚代表团,显得尤为伶仃。
可举着国旗的扎扎,却在向世界证明:
她的国家,仍有像她一样年轻的生命,正在努力生长。
即便匆匆憾别赛场。
即便一个战乱中的国家,很难照亮她的前路。
扎扎的比赛结束后,一位路透社记者,路过叙利亚大马士革青年乒乓球俱乐部。
破败的场馆外,几个稚嫩的孩子坐在树荫下,等待室内恢复供电,以继续训练。
其中一个小姑娘,眨着大大的眼镜,兴奋地说:
“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也有自己的乒乓英雄了。”
原来,在那个国家10年的巨大创口中,一个登上奥运赛场的名字,就足以燃起所有人的希望。

其实今年奥运,还有不少运动员,背后都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
7月31日,希腊举重运动员亚科维迪斯在赛后接受采访,突然泪崩。
因为穷,他再也无法支撑运动员生涯,只能退役。

这是一个征战无数的老将。
他参加过2016年奥运会,四次进入过欧锦赛。
可他的国家,因多年经济危机,难以维系对运动员的培养。
他没有收入,每月仅能从体育联合会领到200欧元(折合约1500元人民币)。
而运动员的开销是相当大的。
他买不起增肌必需的蛋白粉,连物理治疗都没钱做。
车加不起油,只能步行去训练。
那个能举起几百斤的高大身躯,就这样无力地在全世界面前跪下。

2019年11月,为了参加原定于去年夏天召开的奥运会,南苏丹代表队,提前7个月就到了东京。
一行,只有5人。
这么早就去“适应训练”,只因无奈。

10年前,南苏丹刚宣告独立,就爆发了内战。
40万人死亡,大量难民逃亡。 至今仍在燃烧的战火,让这个非洲小国成了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21岁的田径运动员,总是光着脚训练。
因为他只有一双学生运动鞋,得留到比赛穿。
“60%的南苏丹运动员其实连一双鞋都没有,每天只够吃一顿饭,但我们会在沙子跑道和崎岖的泥地里拼了命地训练。”

可疫情突如其来,奥运会延期了。
其他国家代表团,纷纷回国。
唯有南苏丹运动员,回不去战火连天的家乡,又困于弥漫的疫情。
只能在异国他乡的日本,足足滞留了一年半。
还有东京奥运开幕式上,那紧接在意大利代表团300多人后,仅有4人的伊拉克代表团。
他们安安静静走过会场,在周围热闹的人群里,格格不入。

不禁想起,11年前的广州亚运会上,那个孤独的身影。
他是伊拉克唯一的羽毛球运动员。
一个人出现在赛场,没有陪同,没有教练。
比赛结束,独自收拾行李,静静离开。 那场比赛,他只上场了26分钟就被淘汰。
但为了这26分钟,他一个人跋涉千里。
他向世人证明,他的国家还存在。

要说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心酸的一幕,莫过于那支29人组成的“难民代表团”。
没有国家做后盾,没有其他运动员的光环。
即使在比赛中得了奖,身后升起的也是奥林匹克会旗,奏响的是奥林匹克会歌。
合体统一的套装下,是战争、灾难留给各自的伤痕。

23岁的尤斯拉·马尔蒂尼,来自叙利亚,4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游泳。
可内战的炮火,摧毁了她的家。
她眼睁睁看着一枚炸弹掀开训练场的屋顶,两名游泳运动员当场殒命。

十几岁的女孩,开始跟着全家逃亡。
在逃往希腊的海上,只能载6人的小船,塞满了20个难民。
行至海中央,引擎突然熄火。
四下漆黑的夜里,马尔蒂尼和3个会游泳的同伴跳进海水。
奋力推了3个半小时的船,才终于抵达岸边,救了全船20条命。

逃出生天的她,在塞尔维亚、匈牙利的田野里睡觉,在柏林的难民营里过活。

辗转6年,才从地狱,游进了奥运的泳池。
26岁的贾马尔·默罕默德,是田径1500米运动员。
8岁那年,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爆发战争。
他的父亲,死在了那场战乱里。

他穿越沙漠,逃亡到以色列。
当过油漆工,住过难民营。
拼了命跑进奥运会,为的是想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24岁的跆拳道运动员阿卜杜拉·赛迪奇,出生在塔利班占领时期的阿富汗。
战争让他的国家千疮百孔,为了练跆拳道,他不得不逃往欧洲。
流离失所,风餐露宿,每天要徒步走上十五六个小时。

就这样逃亡了4个月,他得以在比利时的难民营里落脚。
可当他终于踏进了梦想中的奥运赛场,新冠疫情,又带走了他的母亲。

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悲剧,一个又一个的破碎家庭。
那些难民代表团中的运动员,在危险中苦苦求生,拼了命换来今天参赛的机会。
但,在奖牌榜上,谁又看得到他们的名字?
没有人在意他们的胜败喜悲。
就像那个难民代表团中的南苏丹运动员詹姆斯·尼昂·奇恩杰克。
从小,他就是个放牛娃,父亲在战火中被杀。
站在跑道上,他比谁都瘦弱孤单。

男子800米预赛,他只身参赛,却被人撞倒。

没有陪同人员帮忙,没有教练指导。
他只能努力站起来,继续奔跑。

带着绝望,他最后一个奔向终点。

随后,长久地跪在地上,掩面哭泣。

前几天,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在接受采访时感慨落泪:
“感谢国家的培养,没有国家就没有我的今天。”

这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说辞,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在竞技体育场上,培养一个世界水平的运动员,需要的投入太大了。 教练、场地、设备、医疗、营养......
没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支持,如何实现。
看看奥运奖牌榜吧,排在前列的哪一个,不是现实中的大国、强国。
而那些排在末尾的国家,也在现实中,渺小得听不见声音。

其实,许多年前,“难民”也曾是我们自己。
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只有刘长春孤零零一人。

他只身坐着邮轮,在海上漂了20多天。
距比赛只剩不足48小时,才终于靠岸。
没有教练,没有营养师,休息不足。
拼了全力,却也无法晋级。

那年的《大公报》,这样写道:
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如今作为后辈的我们,真的做到了。
《义勇军进行曲》无数次响彻奥林匹克赛场,没有人再质疑我们拿冠军的能力。
而站起来的我们,始终慈悲。
这一届难民代表团,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服装,是由恒源祥定制的。
领带和丝巾,绣上和平鸽,祝愿他们自由健康。
外套的蔚蓝色,是为他们送去宁静的希望,不再漂泊他乡。

想起2019年的军运会上,一向“凶猛”的国乒队,在面对斯里兰卡运动员时,出人意料地温柔。
不断让球、收力,还在观众为对方喝倒彩的时候示意现场安静。

那个印度洋岛国,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更没有与国乒队同日而语的实力。 这注定是一场必赢的比赛,所以我们想给困难的对手,留一点体面。
这就是一个尝过苦难滋味的大国的善意:
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给别人撑把伞。
自己的声音曾被忽略,所以无法装作听不见别人的呼喊。
这,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我们的国家,正载着更多运动员的梦想一路向前。
我们也希望,那些地图上不起眼的国度,能有更多人的努力被看到。
因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001-2013 chubawang.net http://www.chubawang.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4公安网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873771296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