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楚霸网

楚霸论坛楚霸论坛
关注: 3贴子:6295 排名: 17 
0 回复贴,1354486 次查看
<返回列表

[心灵驿站] 从北宋文人的一篇《会约》反观时下酒风

发表于 2022-1-18 13:57:54 |阅读模式
从北宋文人的一篇《会约》反观时下酒风
文/张成军
酒的确是好东西,既能养生,亦可撩兴;俗称“杯中物”,雅号“钓诗钩”;实乃:液中烈火,水之琼浆。始自天地造化,自古名当“圣贤”,性自豪放;文人好酒者不可胜数。我虽不才,但也是贪杯之人,虽不致无酒不欢,但有酒却能助兴,或于酒酣耳热时坦胸赤膊挥毫,虽不称佳作,但却能异于常;或于夜半酒醒时辗转反侧抒情,虽不能名世,但却能吐淤塞;然鄙人酒品不佳,每与友人相聚,多是狂态毕露,洋相百出,常垢病于亲友,不耻于糟糠,然,性不能改也!每醉后受批之时,必面红心虚小声地怼以“自古文人皆有此好!”此时,若收声不及,必招河东之吼,掩耳亦难敌!恶言必撕伪面于不存,什么你也当得是文人?名不及村中老叟,文不过家下孩童,充其量不过是斯文败类罢了,若至于斯,不仅酒兴荡然无存,心性也是垂不能扬;我亦有性急时,必致冷战于东床,默语于耳畔!


近来年长,心性亦有收敛,多思反常,欲有所改,然病入骨深,每入酒局,还不能自制,今读一文,似有感怀!虽不可效仿,但似可借鉴。此文成于北宋,出于司马光之手,起因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退休宰相富弼偕好友文彦博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老领导,仿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形式,置酒相乐,定期聚餐。按年龄为序,轮流作东,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年龄最大为富弼,七十九岁。其次是文彦博,七十七岁。时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的司马光年龄最小,“年仅”六十四岁,因他声望高、学问好、人缘不错,又正好在洛阳居住,便被“强拉入伙”,成为“耆英会”中的老幺。经过合议,决定由任过皇帝秘书的大笔杆子司马光执笔,撰写《洛阳耆英会序》及《会约》。
《会约》一共八条,原收于《司马氏源流集略》一书,现据邓广铭先生《宋史十讲》全文转引如下:
一、序齿不序官;二、为具务简素;三、朝夕食不过五味,菜果脯醢之类,共不过二十器;四、酒巡无算,深浅自斟,主人不劝,客亦不辞;五、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六、召客共用一简,客注可否于字下,不别作简;七、会日早赴,不待速;八、右有违约者,每事罚一巨觥。
此文虽无出彩之处,但妙在于真,妙在于实;如其一约:序齿不序官,此一约彰显文人本性,返天地自然,顺其生长也,不拘繁文辱节,不致难主人于席间,为排次而忧其虑!少了些八股之气,多了轻松自然。


其二、三、五、六者:为具务简素;朝夕食不过五味,菜果脯醢之类,共不过二十器。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召客共用一简,客注可否于字下,不别作简。
《会约》中七、八两条:会日早赴,不待速;右有违约者,每事罚一巨觥。更是甚得吾心,守时者,君子美德也,此约说到,时间既定,过时不候,若违约者,当主动自罚。可见那时文人也重时间,而当下时人则不然,每逢酒约,拖沓无准,非三呼而不至,至时不显其业务繁忙,就吹其事项重要,或编理由搪塞,实倒人味口,此亦当诫之。此四条号节俭为尚,定下接待标准,但凡相聚,标准统一,既不浪费,也不致东道因家贫而自惭,不像时下,有钱者必珍味佳酿,排场宏大,致还礼者捉襟见肘,有过者,见店小而不入,见菜淡而不食,见酒薄者不饮,席间装腔作势,顾左右而言他,一副上等人模样,实令人作呕不说,也令娱乐之酒局气氛尴尬,推其上,亦家贫之户矣。故此约定可令富者守其俭,贫者安其心,实在妙不可言。


此文最妙不过《会约》其四:酒巡无算,深浅自斟,主人不劝,客亦不辞。此一条,当可警时下酒风之陋俗,量力而饮,安全尽兴,亦不致酒后生事,亦不致酒醉伤身,劝酒须警慎,法律有风险,多见于因酒而沾官司之事,当下人心不古,古人相约,多约于老友之间,少见于应酬,故酒后视朋友如兄弟,关爱之情相加于身,爱心拳拳远甚于己,推兴于人,不责于难,酒后必负安危于心,消后患于无形,故有意外,亦不相加,然今时今日,相逢即兄弟,离场失笑脸;劝酒无分寸,躲酒使手段,运筹帷幄于酒桌之上,密计谍谋于相迎之时,实在大失情调于“钓诗钩”,故《会约》一定,灭机谋于腹内,止风患于杯中,既可遣兴于席间,亦不伤身于酒后,其益大矣!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001-2013 chubawang.net http://www.chubawang.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4公安网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873771296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