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9 09:18:25
|阅读模式
宿迁美食—黄狗猪头肉 倘若在宿迁寻找美食,绝不能错过“黄狗”猪头肉。
宿迁黄狗猪头肉与扬州扒烧整猪头齐名,是北方猪头肉的一个代表。扬州的猪头是整形上桌的,有些厨师还别出心裁地给烧好的猪头装上两只樱桃作眼睛。宿迁的猪头肉是切成块烧的,外形上与红烧肉无异。也就是说,吃宿迁的猪头肉避免了被猪眼注视的尴尬。
黄狗猪头肉,是江苏宿迁的一款传统名菜,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此菜具有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而不腻、烂而不糜、味纯而嫩等特点,备受当地人的喜爱。提起这宿迁的“黄狗猪头肉”,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哩。宿迁老汤猪头肉发源于公元1748年(清乾隆十二年),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黄德,原籍安徽滁州,时因水患逃难到宿迁,因有善烹饪猪头肉技艺,在朝阳站(原东城市)外通岱街(今东大街)南首,设摊点谋生。因他制作的猪头肉肥而不腻,货真价实而生意兴隆。相传,清乾隆皇帝一生曾六下江南,其中有五次留宿宿迁。一次,乾隆皇帝到宿迁时,先没有惊动当地的官员,而只是和几个贴身侍卫乔装打扮到宿迁城里明察暗访。
乾隆一行在城中遗蹓跶闲逛,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皇上这时才感觉肚子有点饿了。这时他们来到宿迁的东大街,只觉得随着轻风飘来一阵阵香味,于是顺着香味一路赶去。只见在不远处有一家卖猪头肉的小酒馆。在宫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一看卖的是猪头肉,简直不相信猪头肉会有这么香。他将信将疑地要了一份猪头肉,品尝后才知此店的猪头肉真的不错,当时他就击桌赞叹道:“好吃,好吃,真乃好菜。”随之吩咐侍卫叫来店家,问道“姓什名谁?”店家答道:“客官,小人姓黄名三,人称黄狗。”乾隆大笑,说:“黄狗,好难听的名字,不过你黄狗的猪头肉倒好吃。”待乾隆皇帝走后,黄三才听人说起刚才称赞他猪头肉好吃的客官乃当今圣上,于是精明的黄三喜不自禁,忙把乾隆爷吃剩的那碗肉汤留了下来,以陈兑新,并把酒馆的招牌改成“黄狗猪头肉馆”,黄狗猪头肉从此便名声大振,生意兴隆,世代相传。
1926年,黄德第七世嫡孙黄友培,仍继承祖传猪头肉烹饪特技,他在宿迁东城门外设摊经营。1956年,在公私合营的大潮中,黄氏祖传的猪头肉加入了当地的大众饭店,1979年又转入青年饭店。1980年,宿迁饮食服务公司专门建了一个面积为650m2的大楼,专营猪头肉,顾客盈门,声名远播。
黄友培因年事已高,把“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制作诀窍和操作过程,原原本本地传授给长子黄金亭,1992年,黄友培因病逝世后,黄金亭成为黄德第八世嫡孙“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正宗传人。受黄氏猪头肉的影口自,宿迁很多人也参与了猪头肉的制作,虽然不是最正宗的黄氏风味,但对于改进猪头肉的制作工艺也都作出了贡献。如今,宿迁经营猪头肉的饭店很多,而黄金亭主持经营的猪头肉馆,仍独占鳖头,越来越名扬海内外。
|
|
|
|
|
|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