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我家的“传家宝” 这是一本珍藏了了68年的一本党章,秉承了三代共产党人的情怀。说起这本党章的来历,张启东的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水。 张启东是宿迁是宿豫区仰化镇复隆村村民,共产党员。他说这本党章已经伴随他38年。和这本党章一起的还有一张父亲受到周总理接见的报纸,以及自己的荣誉证书等。党章平时都是红布包起来珍藏的。“我是把她作为‘传家宝’来保存的,每当我捧起这本党章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父亲把党章交给我的情景.......” 我的父亲名叫张正华,1952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一直生活在南京。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个世纪60年代,单位号召出国援外。父亲主动报名,帮助缅甸人民搞经济建设,成为一名光荣的援外人士。援外期间,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勤勤恳恳,吃苦在前,兢兢业业地奉献着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回国后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后来曾担任过南京市木材厂副科长、科长,1981年5月因病退休。 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不久就在老家做了一名会计。1984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知道这个消息后,特别的高兴,特地从南京赶了回来。当时,父亲拿出一本党章对我说:“我这一辈子,国内国外都干过,但是没能给你留下什么家业。这本党章从我入党的那天起,我一直带在身边。援外期间,只要我想家了,就拿出来看看,感觉祖国就在身边,干工作就特别的有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信仰的力量。我把它当成了我的‘精神财富’,现在,你也是一名党员了,我把这本党章传给你。再送你两句话。一是要学党章,找不足,听党话,做一名合格党员;二是要保存好这本党章,要把它当成‘传家宝’一样,传下去,要让我们的后代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永远跟党走”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30年多年来,因为时常的翻阅,纸张有些褪色,但是每一个字还是那样的清晰,时刻激励着我在工作中奋斗前行。从开始的仰化乡同义大队第一生产队会计到大队现金会计、总账会计,一干就是20年。任职期间,我始终对照党章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不仅做出了一本本清廉帐,更做到了一个清廉人。先后20多次被评为镇、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 1996年,我主动从会计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村里一直让我担任顾问,把年轻人往前带一带。后来我又别聘为村理财小组组长,10多年来,我不计工作报酬,义务为村、为组把好财务关,给群众一本明白帐。现在,我依然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按时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我的外甥是仰化镇的一名返乡创业新村干,去年6月光荣的成为了一名新党员,我把他叫到身边,给他看这本党章,他非常激动,表示一定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有幸成为了仰化镇党委党史宣讲团成员,传承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还利用党员集中学习日,向大家讲述这本党章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初心,坚定着信仰。 口述人:张启东 整理: 李小璇 金平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