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二舅”的“不遗憾”给你力量 近日,一则题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在网络刷屏。视频中的“农村二舅”,过着“乏善可陈”的人生,平凡到“不快进一万倍都没法看”。可就是这样一位看似随处可见的农村大爷,却引得网友纷纷点赞致敬。 这位农村二舅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以至于能成为治疗网友精神内耗、情绪困境的“解药”? 视频梗概。“农村二舅”曾经是村里的“天才少年”,可一次发烧后,被庸医治成了腿部残疾,从此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即便如此,“农村二舅”依然聪慧过人,他自学了木匠手艺,会修各种物件,乐于助人的他,无论是在村里生活还是去部队探亲,都广受欢迎。“农村二舅”还慈爱孝顺,他为两个妹妹打全套家具当嫁妆、掏空积蓄为养女出购房首付,到了66岁还不忘带着88岁的老母亲出门,组成“酷得要死的6688组合”。 其实这足够鼓舞人心的了。“农村二舅”身残志坚,却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既能自食其力,又能惠及旁人,这样的人生无论放在哪个年代、何种背景,都是催人向上的励志故事。 “农村二舅”身上真正令人着迷的特质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遗憾。” 他不遗憾自己被治成了残疾,他不遗憾“天生我才”却没有施展的舞台,甚至对曾经似是而非的爱情都不遗憾。 他专注于眼前的人和事,在乎自己的母亲,会突发奇想制作些新物件。他身上有着年轻人观察老一辈人时常能发现的一种品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混不吝”一般向前猛奔。 他们不是没有心肝,而是知道生活不允许自己多愁善感,唯有拼命活着,活出个人样,才能不会让今天沉湎于遗憾,带来新的遗憾。 努力活着,是根植于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一种朴素而有力的品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与天灾人祸的代代抗争,是把所有的幸福苦难都笑看成生死疲劳的豁达与勇气。 中国人不迷信“发迹”,同样是把一手烂牌打好,比起天赐好运一路向上的阿甘,我们更喜欢几分憋屈但又十分真实的“农村二舅”。正是千万人努力活着的信念,让我们的文明延续至今,让我们的民族走向复兴。 今天的我们,生活节奏快,时常会感受到精神压力。但我们可以从“农村二舅”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做一个平视他人、平视人生的人,不做眼高于顶、鼓腮吐泡的鱼。 不后悔、不遗憾、不埋怨,像“农村二舅”那样在哪怕坎坷的人生路上一步一个趔趄地奔跑,我们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别样的精彩人生。(作者袁媛 略有微改) 现在要说的是,我们的经历绕开了“农村二舅”的一切,我们城里有房、农村有家;我们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有优厚的工资待遇,我们还有被人尊重的质感。 在这样的条件,我们不仅会治好偶尔的“抑郁症”,我们更应该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伟岸的信仰,既然你选择了你的岗位,就要在岗位上敢为人先;既然选择这份工作,就要工作上攻坚克难,不做“蜗牛”做“犀牛”,俯首甘为孺子牛,兢兢业业做事,和和睦睦为人,立足岗位多奉献,自我鞭策勇向前,为乡村振兴,为仰化的美好,书写美好篇章。(金平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