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7 10:43:43
|阅读模式
增强底线思维 筑牢底线意识 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屡次谈到“底线”,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所谓“底线”,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的最低的界限、标准、原则、要求和规定,即做人、做事的“边界”,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和约定成俗的行为习惯等。底线思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要树立法律意识,恪守法律底线。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一个国家没有法律支撑必然如无源之水,一个地方没有法律必然混乱不堪,一个人没有法律做约束必然我行我素。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底线,更是党员干部的底线。前段时间,秦岭违建别墅最终被依法拆除,多名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给全党上了一堂及其深刻的政治警示教育课。干部为政一方,必须为一方负责,心中高悬法律明镜,用法律去解决每一件事情。
要坚决维护纪律,严守纪律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保障、规范、秩序、行为规则。树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是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的刚性约束,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些党员干部从最初的守纪到后来的违纪其实大都因为纪律意识不牢固,心存侥幸导致的。我们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继承和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在坚守纪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要服务方针政策,树立政策底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意志、主张在治党治国、执政理政上的具体体现。一旦确立,服从和执行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
要树立道德标杆,坚守道德底线。《论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是人民群众最为看重的品行,筑牢思想防线,要加强道德修养,以德修身、以德服众。珍重自己的人格、名誉和形象,稳得住心神,把得住操守,耐得住寂寞,坚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付冠珠)
|
|
|
|
|
|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