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楚霸网

楚霸视点楚霸视点
关注: 2贴子:6957 排名: 20 
2 回复贴,382623 次查看
<返回列表

[楚霸关注] 一个英雄牵住一座城:关于张森的报道的记忆

发表于 2023-8-7 15:02:37 |阅读模式
B9A98E6BBE1446D7A642C0CAE9D38FA3.jpg
一个英雄牵住一座城:关于张森的报道的记忆
2013年3月6日晚,我市退伍军人张森为救跳水轻生者英勇牺牲。张森牺牲的消息传出后,全市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正在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市委书记蓝绍敏闻讯后专门作出批示:得知张森同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十分感动,对他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深感惋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张森同志在生死关头的紧要时刻,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可歌可泣。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展现了宿迁人的良好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是555万宿迁人民的骄傲,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张森同志的大爱情怀和舍己精神不是偶然。我们要深入发掘、广泛宣传张森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市上下掀起向张森同志学习热潮,弘扬传统美德,凝聚时代正能量。
QQ截图20230807151318.png
QQ截图20230807151343.png
  ■  10日下午,刚从外地招商回来的副市长、宿豫区委书记曹秀明,第一时间赶往张森家中,亲切地看望并慰问了英雄的家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晓伟以及区领导侯春静、陈磊、尤波等相继前往慰问。曹秀明还给张森家人送上了10万元慰问金,张晓伟代表宿豫区人民政府向英雄家人颁发了张森“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证书。目前,宿豫区委宣传部及有关部门正在收集整理张森生前事迹,准备组织宣讲团宣传张森英勇事迹。并已启动了烈士申报程序。
  ■ 8日下午,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刘亚军一行看望并慰问了英雄家人,给张森一家送去抚恤金6万元。
  ■ 7日至9日,宿豫区顺河镇政府、区民政局、宿迁技师学院、区公安局等部门和单位纷纷看望慰问了张森家人。
  ■ 8日,张森生前所在的兰州军区某部政治部主任王继军、老连长李春生给张森家人送来慰问金2万元。
  ■ 8日,张森生前所在的建业恒安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前往张森家,并送去慰问金8万元。并在10日上午,将社会募集的4万零87块3毛善款递到张森家人的手中。
  ■ 8日,宿城区委、区政府为张森的家人送上慰问金6万元。
  ■ 8日,中国银行宿迁分行领导看望慰问了张森家人,并带来2万元慰问金。
  ■ 10日,共青团宿迁市委已决定追授张森同志2012年度宿迁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
■ 7日以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搜狐》、《网易》、《中国江苏网》、《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宿迁日报》、《宿迁晚报》、《西楚网》等国家、省、市媒体纷份前来采访或转载了英雄张森事迹。
QQ截图20230807150951.png
坚持十年看望张森的拥军模范
  没有哀乐,白菊花的花圈静静依偎在墙边,遗像上的张森略带微笑,双目炯炯有神望向远方,他热爱生命却勇于献出生命,他用英勇救人的行为向社会输出正能量。张森不是走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让生命得到延续……
  市委书记蓝绍敏批示:得知张森同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十分感动,对他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深感惋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张森同志在生死关头的紧要时刻,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可歌可泣。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展现了宿迁人的良好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是555万宿迁人民的骄傲,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张森同志的大爱情怀和舍己精神不是偶然。我们要深入发掘、广泛宣传张森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市上下掀起向张森同志学习热潮,弘扬传统美德,凝聚时代正能量。
   撕心裂肺的呼唤  孝顺懂事的张森
  “儿啊,你回来啊,妈妈再也不能喊你起床了……”张森的妈妈手握着一叠张森的照片瘫坐在他的床头,流不干的泪水滴落在张森的相片上,妈妈一遍遍的擦拭,又一遍遍的讲述张森孝顺的故事。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森打小就特别的孝顺。秋收后,地里稻杆都舍不得扔,要从大田里运回家,稻捆比较大,小张森抱不动,每次都是又拖又拽的还洒了一路,妈妈叫他别拖了,他说:“我多拖一捆子,妈妈就少抱一捆子。”那年他才6岁。
  新房、喜被、女朋友,张森满怀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这也是他答应妈妈两个承诺中的一个,今年要娶个媳妇一起给二老敬孝。新房装修好,爸妈坚持要住车库给张森留下新房结婚,张森说:“爸、妈,你们这是打我的脸啊,怎么能做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事,我们一起住,让我俩一起孝顺你们。”说到这里,张森的妈妈已泣不成声。另一个承诺是,今年要考到工程监理资格证,多涨一些工资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张森在部队5年,津贴很少寄回家中,他本人十分的节俭,却把有限的津贴用来帮助战友、照顾新兵。张森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家人却很支持他,为他助人为乐的行为感到骄傲。转业后,看到还在为生活而奔波操劳的父母,张森眼圈红了。在部队开工程机械车时,张森就是一把技术好手,退伍后,他成功应聘到建业恒安工程公司工作,尽管他驾驶技能特别精湛,但他仍然继续加强学习,为考取工程监理做足了准备。对此,公司的领导在张森追悼会上再次肯定了他的业务技能和学习能力。
  没有拆封的喜被  没有吃上的喜糖
  卧室的墙角处,两个大大的还没有来得及拆开的快递包裹躺在那里,这是张森的大嫂从荆州寄来的棉花胎,准备给他办喜事用的。听到张森说今年要结婚的事,爸妈高兴了好一阵子,哥哥知道后马上让嫂嫂买些好棉花做成被胎给寄来,妹妹也已经四下找同学委托带新娘子,战友们都四下传开了,没有一个不为他高兴的。姑奶就说:“张森这孩子,仁义啊。以前,我老是会问他,我什么时候能吃到你的喜糖啊?他都会笑着跟我说,姑奶啊,快了,你放心好了。眼看今年就要等到吃他的喜糖了,怎么就能走了呢!多好的一个孩子啊……”
  送战友——张森走好,家中有我们
  当了5年兵,张森以他优秀的人格魅力,赢得了120多名战友的深厚友谊。张森救人牺牲的噩耗传出后,遍布全国数十个城市的战友,乘飞机、坐火车、搭汽车……四面八方聚向了一个地方,都要来送送敬爱战友最后一程。张森牺牲的第二天,10多名战友就赶到了他的家中,当看到叠的四四方方的军被、整整齐齐的军衣、军帽、军功章静静摆在床上时,再也忍不住的泪水奔涌而出。战友王磊说,我和张森一个车皮到的部队,又分在了一个班,他像老大哥一样的照顾着我,一次500公里的长途拉练,跑了四天谁不是一脚的水泡,他不管不顾的把我和几个战友的行囊背了一身,搀扶着我们走到了终点。张金帅是张森带的新兵,他回忆说,刚到部队的第一个生日是张班长给我过的,我自己都忘了,当看到生日蛋糕时,平时怎么训练都没抹过泪的我,激动的眼泪直打转。张森的老班长覃明说,听到张森跳水救人的事情我一点不惊讶,可是听到他救人牺牲了,我感到非常心痛。张森在部队时就是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人,他用自己微薄的津贴帮助战友解决困难,给社会残疾人捐款,帮助一切能帮助的人。
  看到伤心欲绝的张森父母,战友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二老面前:“爸、妈,你们就是我们的亲爸、亲妈,张森不在,有我们给你尽孝……”采访到这里,记者被这份沉甸甸战友情感动了,《送战友》的歌声似乎萦绕在耳边:“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他把三次生的希望给了别人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张森却把三次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赵某落水,张森听到路人呼救后,一边跑一边脱衣服,从桥上跨栏而下直扑水中。赵某感觉到身边有人后出于本能紧紧搂住张森,张森被缠住不能游动,他意识到这样无法施救只好把赵某推开,把皮带递向赵某。赵某被推开后并没有发现皮带又住下沉,张森无奈再次去拽她,结果又被缠上。如此,反复三次,张森耗尽体力,他用最后的力气狠狠的把赵某向岸边推去并喊道:“我不行了,快来救人。”就这样沉入了水中。三次推开赵某,张森就有三次生的希望,可他却决然地把希望给了别人。5分钟的施救,给后来的成功营救争取到了时间,赵某得救了,张森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殡仪馆里  千人挥泪送张森
  英雄张森走了,真的走了,在3000多人送别下,走了。他父母兄妹、亲朋好友都来了,各级领导来了、部队老领导来了、战友来了、同学来了、同事来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来了,来了,都来了,都来了,张森却走了……
  遗体四周鲜花锦簇,身上盖着鲜红党旗的张森安静而祥和。张森的母亲已是声嘶力竭、泪水干枯,一次次的扑向张森的遗体,一次次被亲友拉回,磕首顿足,神情激动;张森的父亲把手竭力地伸向儿子遗体,却怎么也够不着;张森的哥哥手捧弟弟的遗像大声的哭着喊着呼唤着:弟弟啊,弟弟啊,你睁开眼看看哥。 妹妹在几个同学的搀扶下,一声声哭诉着呼喊着;战友们抱头痛哭,痛失好友,老班长你走好;网友、市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依次有序地向遗体告别,一朵朵i洁白的菊花随着哀乐在颤抖,似乎是在哭诉那27岁的年轻生命早早离去……
  采访过程中,记者的泪水顺眼角叭叭的往下掉落,很热、很烫,我们不停地擦拭着,因为我们不能让它打湿了镜头,这样,我们就不能再去记录下这些感人的镜头。
  记者手记:
  三月,春暖花开,本该是一个欣欣向荣、生命茁壮成长的季节,却送走了一个27岁的年轻生命。英雄张森从黄河桥上的纵身一跃,成为他生命的最后一道弧线。他热爱生命,积极阳光,敢于担当,对未来充满希望,在还没来得及履行自己的两个承诺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自己却沉入水中,成为永恒……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含义。张森的离去宛如重捶敲响鼓,唤起了全社会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敬畏感,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仰,传承大爱,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救人英雄张森同志简介
  张森同志,男,1986年9月4日出生,宿豫区顺河镇闸东社区居委会二组村民,2006年12月入伍,在陆军某集团军曾获得以下荣誉:
  1、2008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优秀党员。
  2、2009年10月荣获兰州大学2009级学生军训优秀教官称号。
  3、2009年10月荣获军区第十三期工程机械使用专业优秀学兵称号。
  4、2010年度获得陆军某集团军工兵政治处优秀思想骨干。
  5、2010年,在舟曲救灾期间,被表彰为“抢险救灾先进个人”,荣获三等功一次。
  6、2011年度获得陆军某集团军优秀士兵、副班长军衔并获得优秀士兵军功章一枚。
  张森同志,2011年12月退伍,生前在建业恒安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于2013年3月6日晚22时许因英勇救人,不幸光荣牺牲。
“忽闻噩耗犹戏言,那堪黄纸已漫天。百问不解人间事,两行清泉对谁言?兄弟捶胸再不见,搁笔悲啼字行间。冬去春来会有日,人鬼殊途怎相联?半路同窗一生缘,千里传音总牵挂。昨夜君随黄河去,英魂在心有生年。望被更添长恨怨,燃烛寄情亦难眠。
从此清明多思念,尘世知己少一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15:17:08
这段文字 在我的电脑里 封存了10年 ,今天发出来,为了纪念这位年轻的英雄 激励后来人 砥砺奋进 建功时代
发表于 2023-8-25 15:20:24
宿迁琴书
千秋大爱古黄河
汤庆和 唐玉侠
天然千秋古黄河,
宿迁城市的好景色。
河面桥梁似玉带,
黄河桥车来人往如穿梭。
今年三月六日晚,时间大约九点半,
突然间,黄河两岸嘈呵呵。
就听有人高声喊——
“有人掉进古黄河喽!”
刹时间,围拢救人的群众真不少,
只见那,落水人手刨脚蹬入水窝。
众人正在干着急,
西桥头赶来二十六七岁人一个,
此人名字叫张森,
肩宽背厚好体格。
前年他从兰州退伍把军装脱。
张森和他朋友听说有人掉进河水里,
顿时他青筋暴上太阳穴。
张森他,扯去上衣拉架就要往下跳,
朋友说,你忘了你今天崴了脚,
(白)没事!俺是军人,遇到这人命关天的事,岂能见死不救?
他说罢一切都不顾,
哪管自身安与乐。
生死二字抛云外,
何惧黄河似油锅。
手抓桥栏越身起,
纵身一跃古黄河。
浮出水面定睛看,
正好在落水之人她身侧。
伸手上前赶紧拉,
一心想救到岸边把险脱,
谁料想落水人这时拼了命,
紧搂张森他的脖,
不好了,似这样就连自己也上不去,
再一看,落水女直往水下坠,
好张森,又想法抓住落水之女往上托。
好张森,竭尽全力把人救,
不由得,自觉力量渐渐弱。
向上探头喊了声——
(白)快快……快!大家快来帮帮我!
喊罢最后一使劲,
用力把落水之女往上托。
朋友眼睁睁看着张森有危险,
直急的血贯瞳孔把拳握。
正在众人心着急,
赶上了马陵高中放晚学,
几十名学生见此景,
纷纷来把校服脱,
快速把校服接成一根绳,
放下去救人不耽搁!
校服直接垂水面。
这时间,执勤民警也赶到,
又带来救生一船驳。
赶紧把落水三人来救起,
大家回头再寻英雄张森可……可无着落。
一直到天亮才找到,
此时已经七点多。
落水小女被救起,
张森他英勇牺牲谱写一曲大爱歌!
英雄辞世远离去——
可他还有心愿未了却:
他监理员证书还没拿,
他还没能成家娶老婆,
他从此不能孝敬爸和妈,
他只字片语未嘱托……
八日晚,群众自发来到黄河桥,
救人处,一束束鲜花映黄河。
大家点燃了星星点点烛光火,
数千人痛悼舍己救人的小哥哥。
祝福张森英雄一路来走好,
大家把你舍己救人的壮举永远记记心窝。
市委书记号召大家学习他,
一曲大爱之歌动天河。
英雄虽去英魂在,
化成天上星一颗。
宿迁人民看着你,
你在天空光闪烁。
你的大爱情怀人人敬,
共产党人的荣誉气节可泣更可歌。
好张森,凝结时代正能量,
好张森,弘扬中华传统好美德。
宿迁人民怀念你,
你是宿迁的好儿女,
你永远是我们心中澎湃的歌。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001-2013 chubawang.net http://www.chubawang.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4公安网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873771296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