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随着“差别化考核”方法的实施,江苏省新沂市“村村办厂、处处冒烟”的发展状态得到改变,喊了好多年的“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科学发展思路得以落实。前不久,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评价中心对全省27个县级市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显示,新沂提升到了第6位。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地区在招商引资、工业产值等考核上“一把尺子量到底”,下任务,定指标,硬性考核不动摇,“村村点火”上工业项目成了考核的唯一标准,以致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连年获奖,而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薄弱乡镇始终排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者加快发展的热情,也制约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而江苏省新沂市打破只看GDP的传统考核模式,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功能定位,将其县域发展的空间划分为“一中心、四片区5个功能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特色,突出考核特色产业, 实施差别化考核,使地方的特色产业得到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得到提升。 当然,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一个地方发展的行政手段和措施是无可厚非的,其出发点是为了振兴一方经济。为此一些地方不惜一切代价,什么土地无偿使用、税收减免、劳动力廉价等吸引客商,硬性考核招商引资,结果是“项目落户,成本赔付”,政绩成了“症疾”,老百姓戏曰为“招殇”引“滞”,劳命伤财。 “差别化考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虽然内因决定外因,但外因对于内因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依托自身的资源和地理条件,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以科学的决策来决断工作,依据这样的条件来发展招商引资,就一定能获得双赢效果,有利于促进一个地方的经济快速发展。 “差别化考核”,打破了传统成旧的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就是要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的前提,就是要敢于有所突破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放开手脚,放下压力大胆的干,使一个地方的决策者有利了自主发挥的空间,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张扬,这样本土的视点就可以放大为亮点,利于招商引资和自身的发展。地处偏僻的宿豫区仰化镇借助蔬菜生产的优势,2008年成功的引进了一家投资2.2亿元,占地3200亩的宿迁市隆润蔬菜生态科技示范园,成就了仰化镇特色蔬菜产业,受到了市区两委的高度重视。 “差别化考核”,是创新机制的体现。如何诠释“创新、创优、创一流”的精神内涵来,首先是看创新,“差别化考核”在新沂能够全面的实施并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地方领导敢于尝试创新的体现,这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是可贵的,他的成功在于在创新的过程中顶住了一些精神压力,差别化考核,不看过程看结果就是创新的精髓。 差别化考核考核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是个值得思考和推广的一项可行性措施。希望这个措施能给大家更多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