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事物总是让人未见时向往,相见时感动,见过后回味。
自以为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人里里外外都是滋润的。于是,一直以来我总是怀揣着难抑的自豪心思:这世上再也不会有让我感到如此舒适的生存空间和气场了。
然而,事实嘲笑了我视野的狭窄。不走尽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岂能妄作定论。就像陶渊明在进入桃花源之前是不能说世上不存在这样一片没有人间纷争、不知世有魏晋的地方一样。

江西婺源以其清洌温润的个性,寄惊人之美于宜人空间之中的水墨气韵,让我熨贴地感到适得其所如置身老家庭院。
一
当我们从空旷的粗简得让人昏昏沉沉的行程中进入婺源境内时,忽然十里苍翠入眼,四周山色连天。
一幅烟雨婺源的山水画呈现在我的眼前:沿视线铺展开去的是烟雨迷漫湿云缠绕苍翠欲滴且层层叠叠的山水长卷。这幅延绵的长卷与其它我所看到的著名山水相比,不奇不险,但她有味精一样的美好浓缩,既出人意料却又在预想之中。她平实而温润得像一位山村少妇,羞答答湿漉漉地站在我面前。我心头一惊,那不是我曾临摹过的朱葵先生的那幅《烟雨婺源》泼墨山水画吗?


















